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2.3 简要评价 | 第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1.3.2 实证研究法 | 第15页 |
1.3.3 比较研究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大数据和政府信息管理的概念界定 | 第17-23页 |
2.1 大数据的概念、特点、由来 | 第17-19页 |
2.1.1 大数据的概念 | 第17-18页 |
2.1.2 大数据的特点 | 第18页 |
2.1.3 大数据的由来 | 第18-19页 |
2.2 政府信息管理的概念、分类、目的 | 第19页 |
2.2.1 政府信息管理的概念 | 第19页 |
2.2.2 政府信息管理的分类 | 第19页 |
2.2.3 政府信息管理的目的 | 第19页 |
2.3 政府信息管理与大数据的关系 | 第19-23页 |
2.3.1 政府信息具备大数据特征 | 第19-20页 |
2.3.2 大数据时代对政府信息管理的挑战 | 第20页 |
2.3.3 大数据对政府信息服务功能的强化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应对大数据时代的相关实践 | 第23-29页 |
3.1 欧美发达国家的实践 | 第23-25页 |
3.1.1 丹麦的数据免费开放策略 | 第23页 |
3.1.2 英国的无纸化社会建设 | 第23页 |
3.1.3 美国数据库平台的商业应用 | 第23-24页 |
3.1.4 加拿大的公众服务理念 | 第24页 |
3.1.5 法国的数据保护战略 | 第24-25页 |
3.1.6 欧美发达国家经验总结 | 第25页 |
3.2 国内相关地市经验 | 第25-27页 |
3.2.1 云上贵州——政务信息的商业应用 | 第25-26页 |
3.2.2 “数字杭州”——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 | 第26-27页 |
3.3 各地对政务信息的大数据处理经验启示 | 第27-29页 |
3.3.1 贵州大数据产业 | 第27页 |
3.3.2 杭州的“人口生命树”和“法人生命树” | 第27-29页 |
第四章 问题梳理——以延津县政务信息管理现状为例 | 第29-43页 |
4.1 延津县政务信息管理现状 | 第29-36页 |
4.1.1 政务信息收集整理过程 | 第29-30页 |
4.1.2 政务信息采集机制 | 第30-34页 |
4.1.3 微博微信与时俱进 | 第34页 |
4.1.4 拟建立电子政务平台 | 第34-35页 |
4.1.5 建立政府网站考评指标体系 | 第35-36页 |
4.1.6 考评结果揭示的问题 | 第36页 |
4.2 初步成效 | 第36-39页 |
4.2.1 政务信息采集成效突出 | 第36-38页 |
4.2.2 政务信息发布反响良好 | 第38页 |
4.2.3 网络环境安全高效 | 第38-39页 |
4.3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39-43页 |
4.3.1 政务信息采集质量不高 | 第39-40页 |
4.3.2 电子政务发挥效用不明显 | 第40页 |
4.3.3 公众参与度不够 | 第40-43页 |
第五章 相关对策研究 | 第43-47页 |
5.1 完善政府信息采集机制 | 第43-44页 |
5.1.1 设立电子政务中心 | 第43页 |
5.1.2 加强信息人才培养 | 第43-44页 |
5.2 建设电子政务服务平台 | 第44-45页 |
5.2.1 设计方案 | 第44页 |
5.2.2 技术方案 | 第44-45页 |
5.3 重视公众参与度的提升 | 第45页 |
5.4 重视政务信息数据的商业应用开发 | 第45-4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