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论文

准东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第6-8页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38页
    1.1 研究背景第19-23页
        1.1.1 选题来源第19页
        1.1.2 选题背景第19-21页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1-23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3-31页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3-30页
        1.2.2 国内外研究存在问题第30-31页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31-36页
        1.3.1 研究思路第31-33页
        1.3.2 研究内容第33-34页
        1.3.3 研究方法第34-36页
    1.4 主要创新点第36-38页
第二章 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理论基础第38-59页
    2.1 耦合系统理论第38-45页
        2.1.1 关于耦合的基本概念与思想第38-40页
        2.1.2 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第40-45页
    2.2 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第45-52页
        2.2.1 系统耦合结构第45-47页
        2.2.2 系统耦合的组成要素第47-49页
        2.2.3 系统耦合功能第49-52页
    2.3 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形成的相关理论第52-57页
        2.3.1 经济-环境系统理论第52-55页
        2.3.2 经济-资源系统理论第55-57页
    2.4 小结第57-59页
第三章 准东地区资源-环境-经济子系统分析第59-85页
    3.1 准东地区资源-环境-经济子系统基本现状第59-67页
        3.1.1 自然环境第59-61页
        3.1.2 资源概况第61-62页
        3.1.3 经济概况第62-63页
        3.1.4 环境概况第63-67页
    3.2 资源、环境和经济子系统分析第67-72页
        3.2.1 经济模型第67-69页
        3.2.2 变量和数据第69-71页
        3.2.3 准东地区能源-二氧化碳绩效估计结果第71-72页
    3.3 准东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第72-83页
        3.3.1 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第73-75页
        3.3.2 数据源与数据处理第75-79页
        3.3.3 准东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第79-83页
    3.4 小结第83-85页
第四章 准东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度评价第85-109页
    4.1 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第85-92页
        4.1.1 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内涵第85-86页
        4.1.2 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第86-88页
        4.1.3 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效度第88-92页
    4.2 准东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第92-97页
        4.2.1 指标设置原则第92-93页
        4.2.2 指标构建及筛选第93-94页
        4.2.3 输入输出指标体系的形成第94-97页
    4.3 基于时间序列的准东地区资源、环境和经济系统内协调发展评价第97-102页
        4.3.1 数据来源及说明第97-98页
        4.3.2 资源子系统内部评价结果第98-99页
        4.3.3 环境子系统内部评价结果第99-100页
        4.3.4 经济子系统内部评价结果第100-102页
    4.4 准东地区资源-环境-经济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度评价第102-107页
        4.4.1 两两子系统间的协调发展评价结果第102-105页
        4.4.2 多个子系统间协调发展评价结果第105-107页
    4.5 小结第107-109页
第五章 促使准东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第109-135页
    5.1 政策背景:准东地区环境承载力评价第110-115页
        5.1.1 环境承载力计算模型第111-113页
        5.1.2 准东地区项目污染物计算结果第113-114页
        5.1.3 承载力分析第114-115页
    5.2 政策基础:绿色产业体系第115-123页
        5.2.1 基于绿色发展视角绿色产业政策第115-119页
        5.2.2 我国绿色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第119-120页
        5.2.3 绿色产业政策实施方向第120-123页
    5.3 政策条件:准东地区产业结构现状第123-126页
    5.4 政策选择:准东地区产业结构转型第126-133页
        5.4.1 准东地区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第127-129页
        5.4.2 准东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思路第129-132页
        5.4.3 准东地区产业布局优化措施第132-133页
    5.5 小结第133-135页
第六章 结论第135-137页
    6.1 主要结论第135-136页
    6.2 研究展望第136-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部地区城市生态文明评价及发展研究
下一篇:制度差异、学习意愿与战略联盟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