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中哈两国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偏好比较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和东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9-25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意义和方法第9-11页
        一、研究背景第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三、研究方法第10-11页
    第二节 相关学术文献综述第11-18页
        一、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目的第13-15页
        二、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性别差异第15页
        三、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时间第15-17页
        四、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内容分类第17-18页
    第三节 相关理论阐述第18-24页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第18-19页
        二、网络传播的概念及其影响第19-21页
        三、使用与满足理论与媒介使用偏好的关系第21-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一章 中哈两国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偏好的分析第25-40页
    第一节 调研背景和调研方法第25-26页
        一、调研背景(数据收集)第25页
        二、调研方法第25-26页
    第二节 中哈两国大学生基本情况比较分析第26-28页
        一、年龄结构分布图第26-27页
        二、性别比例第27页
        三、年级结构分布图第27-28页
        四、攻读学位第28页
    第三节 中哈两国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偏好分析第28-31页
        一、上网目的第28-29页
        二、上网时间的分配第29-30页
        三、上网设备第30-31页
        四、上网场所第31页
    第四节 上网用户差异分析第31-39页
        一、对比男女大学生网络使用的基本信息,性别间差异明显第32页
        二、比较男女大学生网络使用偏好,性别差异分析第32-35页
        三、男女大学生在网络心理、情感交流和网络表达方面都存在性别差异第35-37页
        四、男生网络失范行为较女生严重第37-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二章 中哈两国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偏好原因比较分析第40-56页
    第一节 中哈两国大学生使用偏好原因比较分析第40-50页
        一、娱乐方面第40-43页
        二、信息获取方面第43-45页
        三、社交方面第45-47页
        四、交易方面第47-50页
    第二节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第50-52页
        一、积极影响第50-51页
        二、消极影响第51-52页
    第三节 问卷信度分析第52-54页
    第四节 使用建议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结论第56-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 1第62-67页
附录 2第67-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件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咸阳市中小物流企业联盟模式构建研究
下一篇:协同科研环境下协同信息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