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3.1 企业战略联盟理论 | 第10-11页 |
1.3.2 博弈理论 | 第11-12页 |
1.3.3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2页 |
1.3.4 虚拟物流、物流联盟、虚拟物流联盟综述 | 第12-14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中小物流企业物流联盟构建分析 | 第16-20页 |
2.1 中小物流企业建立联盟的必要性分析 | 第16-19页 |
2.1.1 中小企业现状 | 第16-17页 |
2.1.2 中小物流企业建立物流联盟的必要性分析 | 第17-19页 |
2.2 中小物流企业联盟建立优势分析 | 第19-20页 |
2.2.1 培养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 | 第19页 |
2.2.2 给原有的客户提供纵横一体化的服务 | 第19页 |
2.2.3 降低物流服务成本 | 第19页 |
2.2.4 扩大物流服务的规模 | 第19页 |
2.2.5 建立统一品牌,增加知名度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咸阳市中小物流企业SWOT分析 | 第20-28页 |
3.1 咸阳市中小物流企业的外部环境机会分析 | 第20-23页 |
3.1.1 宏观环境带来空前发展机遇 | 第20页 |
3.1.2 区位优势明显 | 第20页 |
3.1.3 交通运输相关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 第20-22页 |
3.1.4 行业整体实力提高 | 第22-23页 |
3.2 咸阳市中小物流企业的外部环境威胁分析 | 第23-24页 |
3.2.1 物流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 第23页 |
3.2.2 现代化物流发展趋势给本地区中小物流企业带来更大考验 | 第23-24页 |
3.3 咸阳市中小物流企业的优势分析 | 第24页 |
3.4 咸阳市中小物流企业的劣势分析 | 第24-28页 |
3.4.1 企业实力整体偏弱,总体经营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 | 第24-25页 |
3.4.2 物流生产过程中,信息化程度低 | 第25页 |
3.4.3 物流服务水平不高 | 第25-26页 |
3.4.4 物流生产成本过高,影响物流企业经营效益,难以取得价格优势 | 第26页 |
3.4.5 企业筹资难,可以投入资金量少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咸阳市中小物流企业联盟整合分析 | 第28-33页 |
4.1 中小物流企业联盟资源整合的原则 | 第28-29页 |
4.1.1 系统资源配置优化原则 | 第28页 |
4.1.2 协调与快速反应原则 | 第28页 |
4.1.3 动态适应性原则 | 第28-29页 |
4.2 中小物流企业联盟资源整合的一般步骤 | 第29页 |
4.3 中小物流企业联盟资源整合的内容 | 第29-33页 |
4.3.1 物流企业生产资源整合 | 第29-30页 |
4.3.2 客户资源整合 | 第30-31页 |
4.3.3 物流企业服务能力资源整合 | 第31页 |
4.3.4 信息资源整合 | 第31-33页 |
第五章 咸阳市中小物流企业联盟整合的实现方式 | 第33-44页 |
5.1 联盟方式选择 | 第33-36页 |
5.1.1 中小物流企业联盟的类型 | 第33页 |
5.1.2 咸阳市中小物流企业联盟方式选择 | 第33-36页 |
5.2 中小物流企业联盟成员的选择 | 第36-37页 |
5.3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 第37-39页 |
5.4 建立联盟内部信任机制 | 第39-42页 |
5.4.1 中小企业战略联盟中的互信机制 | 第40页 |
5.4.2 中小企业战略联盟信任机制在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1页 |
5.4.3 建立中小企业战略联盟信任机制的具体措施 | 第41-42页 |
5.5 采用高校合作战略 | 第42-43页 |
5.6 发挥物流联盟建设中政府的作用 | 第43-44页 |
5.6.1 加大支持力度 | 第43页 |
5.6.2 给予优惠政策 | 第43页 |
5.6.3 由政府牵头出台相应法律法规 | 第43-4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