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板坯感应加热过程计算机仿真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钢坯感应加热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1.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 第2章 感应加热原理及有限元分析基础 | 第18-27页 |
| 2.1 感应加热基本原理 | 第18页 |
| 2.2 电磁场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 2.2.1 涡流效应与透入深度 | 第18-19页 |
| 2.2.2 邻近效应与端部效应 | 第19-20页 |
| 2.2.3 麦克斯韦方程组 | 第20-22页 |
| 2.2.4 电磁场边界条件分析 | 第22页 |
| 2.3 温度场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 2.3.1 热传递原理与基本类型 | 第22-23页 |
| 2.3.2 温度场初始和边界条件 | 第23-24页 |
| 2.4 有限元分析 | 第24-26页 |
| 2.4.1 ANSYS简介 | 第24页 |
| 2.4.2 ANSYS有限元分析流程 | 第24-25页 |
| 2.4.3 ANSYS电磁场分析 | 第25页 |
| 2.4.4 ANSYS温度场分析 | 第25页 |
| 2.4.5 ANSYS耦合场分析 | 第25-26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板坯感应加热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模拟 | 第27-38页 |
| 3.1 引言 | 第27页 |
| 3.2 板坯感应加热有限元模型 | 第27-30页 |
| 3.2.1 有限元建模 | 第27-28页 |
| 3.2.2 物料属性 | 第28页 |
| 3.2.3 网格划分 | 第28-29页 |
| 3.2.4 边界条件 | 第29页 |
| 3.2.5 初始条件 | 第29页 |
| 3.2.6 施加载荷并求解 | 第29页 |
| 3.2.7 后处理显示 | 第29-30页 |
| 3.3 感应加热有限元分析的关键问题处理 | 第30-31页 |
| 3.4 感应加热结果及分析 | 第31-37页 |
| 3.4.1 加热温度场云图 | 第31-32页 |
| 3.4.2 板坯加热横截面温度 | 第32-37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板坯均热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模拟 | 第38-48页 |
| 4.1 引言 | 第38页 |
| 4.2 均热有限元模拟 | 第38页 |
| 4.2.1 均热有限元模拟的初始条件与假设 | 第38页 |
| 4.2.2 保温罩下均热初始条件与假设 | 第38页 |
| 4.3 均热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8-45页 |
| 4.3.1 板坯均热温度场云图 | 第39-40页 |
| 4.3.2 板坯均热横截面温度 | 第40-45页 |
| 4.4 有无保温罩的均热模拟结果 | 第45-47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5章 板坯边部补热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模拟 | 第48-56页 |
| 5.1 引言 | 第48页 |
| 5.2 非均匀温度场的克里金插值 | 第48-49页 |
| 5.3 板坯补热有限元模型 | 第49-52页 |
| 5.3.1 有限元建模 | 第49-50页 |
| 5.3.2 初始温度场 | 第50-51页 |
| 5.3.3 网格划分 | 第51页 |
| 5.3.4 边界条件 | 第51-52页 |
| 5.3.5 施加载荷并求解 | 第52页 |
| 5.3.6 后处理显示 | 第52页 |
| 5.4 补热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2-55页 |
| 5.4.1 补热温度场云图 | 第52-53页 |
| 5.4.2 板坯补热横截面温度 | 第53-55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 6.1 总结 | 第56页 |
| 6.2 展望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附录一 | 第63-69页 |
| 附录二 | 第69-75页 |
| 附录三 | 第75-84页 |
| 附录四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