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辣蓼二氯甲烷部分化学成分及其活性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前言第9-12页
第1章 辣蓼二氯甲烷部位化学成分研究第12-30页
    1.实验仪器、试剂与材料第12-14页
        1.1 仪器、试剂第12-14页
        1.2 植物原料第14页
    2.辣蓼提取物的制备分离第14-16页
        2.1 辣蓼乙醇提取物的萃取第14-15页
        2.2 辣蓼二氯甲烷部分分离过程第15-16页
    3.辣蓼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第16-30页
        3.1 化合物解析第17-30页
第2章 辣蓼萃取层及其单体化合物活性测试第30-42页
    1.各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0-34页
        1.1 抗寄生虫活性(锥虫)第30页
        1.2 抗疟活性第30-31页
        1.3 抗微生物活性第31-32页
        1.4 细胞毒性第32页
        1.5 抗炎第32-33页
        1.6 PPAR第33-34页
    2.实验结果第34-42页
        2.1 辣蓼萃取层活性测试结果第34-36页
            2.1.1 辣蓼萃取层抗布氏锥虫活性第34页
            2.1.2 辣蓼萃取层抗疟原虫活性第34-35页
            2.1.3 辣蓼萃取层抗微生物活性第35-36页
            2.1.4 辣蓼萃取层抗炎活性第36页
        2.2 辣蓼各单体活性测试结果第36-42页
            2.2.1 各单体抗寄生虫活性(锥虫)、抗疟、抗微生物活性第36-38页
            2.2.2 各单体细胞毒性第38-39页
            2.2.3 各单体抗炎活性第39-40页
            2.2.4 各单体PPAR活性第40-42页
第3章 结论与讨论第42-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附录A 综述第49-68页
    REFERENCES第64-68页
附录B 化合物图谱第68-83页
附录C 致谢第83-84页
附录D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吴茱萸五加叶中降血糖活性成分的研究
下一篇:寿胎丸对RSA大鼠子宫蜕膜组织AQP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