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蝎子体表抗冲蚀特性机理及评价模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4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2 传统领域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经典抗冲蚀理论 | 第14-15页 |
1.2.2 通过材料技术提高抗冲蚀性能 | 第15-16页 |
1.2.3 涂层技术 | 第16-18页 |
1.3 仿生技术的研究及优势 | 第18-26页 |
1.3.1 仿生功能材料 | 第18-21页 |
1.3.2 仿生脱附减阻功能表面 | 第21-22页 |
1.3.3 生物体表感知功能表面 | 第22-23页 |
1.3.4 仿生陷光表面 | 第23-25页 |
1.3.5 仿生超疏水自清洁表面 | 第25-26页 |
1.4 仿生抗冲蚀研究现状 | 第26-31页 |
1.4.1 动物体表抗冲蚀研究 | 第26-28页 |
1.4.2 植物体表抗冲蚀研究 | 第28-29页 |
1.4.3 仿生抗冲蚀表面 | 第29-31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4页 |
第2章 生物体表观察及力学性能分析 | 第34-48页 |
2.1 引言 | 第34页 |
2.2 生物原型的选取 | 第34-36页 |
2.2.1 蝎子的外形结构 | 第35-36页 |
2.2.2 蝎子的生活习性 | 第36页 |
2.3 蝎子背甲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分析 | 第36-41页 |
2.3.1 背部形貌观察 | 第37-39页 |
2.3.2 蝎子背甲的超景深显微镜观察 | 第39-41页 |
2.4 蝎子背甲的力学性能测试 | 第41-46页 |
2.4.1 蝎子背甲与沙粒间的摩擦系数测定 | 第41-43页 |
2.4.2 背甲的微观硬度 | 第43-4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3章 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48-64页 |
3.1 引言 | 第48页 |
3.2 评价模型的标准样品的选取和制备 | 第48-53页 |
3.2.1 标准样品的制备 | 第48-49页 |
3.2.2 标准样品的表面处理 | 第49-50页 |
3.2.3 标准样品的力学性能测试 | 第50-53页 |
3.3 标准试样的冲蚀性能测定 | 第53-58页 |
3.3.1 传统的冲蚀率测试 | 第53-55页 |
3.3.2 粒子轨迹分析 | 第55-58页 |
3.4 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58-62页 |
3.4.1 粒子速度变化规律 | 第58页 |
3.4.2 传统理论的支持 | 第58-60页 |
3.4.3 一种新的评价模型 | 第60-6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4章 沙漠蝎子抗冲蚀性能评价和机理研究 | 第64-78页 |
4.1 引言 | 第64页 |
4.2 沙漠蝎子抗冲蚀性能的评价 | 第64-72页 |
4.2.1 两种蝎子的活体微观冲蚀试验 | 第64-67页 |
4.2.2 数据分析和结果 | 第67-70页 |
4.2.3 结果汇总和讨论 | 第70-72页 |
4.3 微观结构对其影响规律 | 第72-75页 |
4.3.1 凸包结构的作用 | 第72-74页 |
4.3.2 曲率结构的作用 | 第74-75页 |
4.4 蝎子抗冲蚀特性的综合机理分析 | 第75-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5章 仿生样件的制备与冲蚀试验 | 第78-92页 |
5.1 引言 | 第78页 |
5.2 仿生样件的结构设计 | 第78-80页 |
5.3 两种材料的仿生样件的制备和冲蚀试验 | 第80-90页 |
5.3.1 ABS橡胶材料的仿生样件的制造 | 第80-85页 |
5.3.2 仿生样件的优化和冲蚀试验 | 第85-9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2-9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92-94页 |
6.2 展望 | 第94-98页 |
6.2.1 仿生抗冲蚀技术的前景 | 第94-95页 |
6.2.2 仿生抗冲蚀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95-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10页 |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110-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