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育补充消费行为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预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消费者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消费者行为 | 第13页 |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 | 第13-14页 |
·教育消费的理论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教育的消费属性研究 | 第14-16页 |
·教育消费的特征研究 | 第16页 |
·教育消费行为的主要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大学生教育补充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大学生教育补充消费行为的研究框架构建 | 第21-25页 |
·研究变量的界定 | 第21-22页 |
·研究模型的建立 | 第22-23页 |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调查问卷的开发 | 第25-39页 |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25页 |
·调查问卷的开发 | 第25-30页 |
·初始题项的生成 | 第26-27页 |
·预试数据收集和量表检验 | 第27-30页 |
·调查对象及样本特征 | 第30页 |
·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30-37页 |
·信度分析 | 第30-31页 |
·效度分析 | 第31-37页 |
·基于因子分析的研究假设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大学生教育补充消费行为模型的检验与分析 | 第39-46页 |
·描述性分析 | 第39-40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40页 |
·回归分析 | 第40-42页 |
·调节作用分析 | 第42-44页 |
·人口统计变量对教育补充消费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 第44-45页 |
·方差分析 | 第44页 |
·均值比较 | 第44-45页 |
·假设检验 | 第45-4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51页 |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与研究结论 | 第46-48页 |
·启示与建议 | 第48-49页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一 | 第53-56页 |
附录二 | 第56-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