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边跨PC连续梁桥静力分析及设计参数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PC连续梁桥发展概述 | 第8-9页 |
1.2 PC连续梁桥的特点 | 第9-10页 |
1.3 小边跨PC连续梁桥 | 第10-15页 |
1.3.1 连续梁桥边中跨比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1.3.2 小边跨PC连续梁桥的应用 | 第11-15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小边跨PC连续梁桥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17-28页 |
2.1 桥梁结构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17-22页 |
2.1.1 桥梁结构有限元分析步骤 | 第17页 |
2.1.2 梁单元计算理论 | 第17-18页 |
2.1.3 变截面梁单元刚度矩阵 | 第18-22页 |
2.2 研究背景 | 第22-23页 |
2.3 有限元仿真计算模型 | 第23-27页 |
2.3.1 背景桥模型参数选取 | 第23-26页 |
2.3.2 背景桥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26页 |
2.3.3 对比桥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小边跨PC连续梁桥静力分析 | 第28-42页 |
3.1 施工阶段静力分析 | 第28-30页 |
3.1.1 最大单悬臂阶段 | 第28-29页 |
3.1.2 成桥阶段 | 第29-30页 |
3.2 运营阶段静力分析 | 第30-40页 |
3.2.1 自重作用 | 第30-33页 |
3.2.2 汽车荷载作用 | 第33-36页 |
3.2.3 正温度梯度作用 | 第36-38页 |
3.2.4 基础沉降作用 | 第38-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小边跨PC连续梁桥的设计参数研究 | 第42-63页 |
4.1 设计参数 | 第42-44页 |
4.1.1 边中跨比 | 第42页 |
4.1.2 高跨比 | 第42页 |
4.1.3 梁底曲线 | 第42-43页 |
4.1.4 箱梁尺寸 | 第43-44页 |
4.2 现有连续梁桥边中跨比取值分析 | 第44-47页 |
4.2.1 国外取值 | 第44-45页 |
4.2.2 国内取值 | 第45-47页 |
4.3 小边中跨比对PC连续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47-58页 |
4.3.1 分析假定 | 第48-49页 |
4.3.2 小边中跨比对支座反力的影响 | 第49-52页 |
4.3.3 小边中跨比对中跨跨中竖向挠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4.3.4 小边中跨比对主梁内力的影响 | 第53-58页 |
4.4 边跨配重 | 第58-61页 |
4.4.1 施加配重的形式 | 第59页 |
4.4.2 施加配重的位置 | 第59页 |
4.4.3 施加配重的时间 | 第59-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一、结论 | 第63-64页 |
二、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