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皮香育苗方法及采穗圃营建技术研究
详细中文摘要 | 第5-8页 |
详细英文摘要 | 第8-12页 |
摘要 | 第12-14页 |
ABSTRACT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2-26页 |
1.1 国内外同类研究开发概况 | 第22-24页 |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24-25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5页 |
1.2.3 研究目标 | 第25页 |
1.3 本项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厚皮香形态学、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 | 第26-29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26页 |
2.2 观测结果 | 第26-29页 |
2.2.1 厚皮香形态学特性 | 第26-27页 |
2.2.2 厚皮香生物学特性 | 第27-28页 |
2.2.3 厚皮香生态学特性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厚皮香种子萌发实验研究 | 第29-35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29-30页 |
3.1.1 材料 | 第29页 |
3.1.2 方法 | 第29-30页 |
3.1.3 数据分析 | 第3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4页 |
3.2.1 光照对厚皮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30-32页 |
3.2.2 温度对厚皮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3 沙藏时间对厚皮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厚皮香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 第35-41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35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35-36页 |
4.1.3 数据处理 | 第36-37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4.2.1 不同处理组合对厚皮香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4.2.2 厚皮香扦插育苗最优方案的确定 | 第38-40页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厚皮香苗期生长规律的研究 | 第41-45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5.1.1 厚皮香种子的采集与处理 | 第41页 |
5.1.2 育苗试验 | 第41-42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5.2.1 厚皮香苗期生长节律的研究 | 第42-43页 |
5.2.2 厚皮香幼苗生物量空间分布 | 第43页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43-45页 |
第六章 厚皮香采穗圃营建技术 | 第45-50页 |
6.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45页 |
6.2 厚皮香采穗圃的具体方位 | 第45-46页 |
6.3 采穗圃的管理 | 第46-49页 |
6.3.1 灌溉 | 第46页 |
6.3.2 施肥 | 第46-47页 |
6.3.3 中耕除草 | 第47页 |
6.3.4 树体管理 | 第47页 |
6.3.5 树体修剪 | 第47页 |
6.3.6 除花去果 | 第47-48页 |
6.3.7 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 第48页 |
6.3.8 穗条采集 | 第48页 |
6.3.9 穗条处理与贮藏 | 第48页 |
6.3.10档案管理 | 第48-49页 |
6.4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七章 不同培育技术对厚皮香穗条产量的影响 | 第50-60页 |
7.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1页 |
7.1.1 试验地概况 | 第50页 |
7.1.2 试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50-51页 |
7.2 结果与分析 | 第51-58页 |
7.2.1 施肥对穗条产量的影响 | 第51-54页 |
7.2.2 不同定干整形方式对穗条产量的影响 | 第54-56页 |
7.2.3 不同截干时期对穗条产量的影响 | 第56-58页 |
7.3 小结与讨论 | 第58-60页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0-62页 |
8.1 结论 | 第60页 |
8.2 讨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