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敌百虫和敌敌畏在胡萝卜地中的归趋及其在土壤中的吸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6页
    1.2 农药简介第16-17页
        1.2.1 敌百虫简介第16-17页
        1.2.2 敌敌畏简介第17页
    1.3 农残检测的相关研究第17-23页
        1.3.1 生物传感器第18-19页
        1.3.2 光谱法第19页
        1.3.3 分子印迹技术第19-20页
        1.3.4 电化学法第20页
        1.3.5 色谱法第20-23页
    1.4 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敌百虫和敌敌畏在胡萝卜地样品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第24-3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4-27页
        2.1.1 仪器与设备第24-25页
        2.1.2 标准品与试剂第25页
        2.1.3 标准溶液的配制第25页
        2.1.4 样品的提取与净化第25-27页
        2.1.5 仪器分析检测条件第27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7-37页
        2.2.1 敌百虫和敌敌畏的标准曲线第27-28页
        2.2.2 气相色谱检测条件的优化第28-29页
        2.2.3 提取与净化方法第29页
        2.2.4 敌百虫和敌敌畏的添加回收实验结果第29-36页
        2.2.5 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第36-37页
    2.3 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敌百虫和敌敌畏在胡萝卜地中的残留消解规律研究第39-55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9-44页
        3.1.1 仪器与设备第39页
        3.1.2 药品与试剂第39页
        3.1.3 田间试验第39-44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4-54页
        3.2.1 敌百虫在胡萝卜植株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第45-46页
        3.2.2 敌敌畏在胡萝卜植株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第46-48页
        3.2.3 敌百虫在胡萝卜地中的最终残留试验结果第48-50页
        3.2.4 敌敌畏在胡萝卜地中的最终残留试验结果第50-51页
        3.2.5 敌百虫和敌敌畏在胡萝卜及土壤中的最终残留结果分析第51页
        3.2.6 敌百虫和敌敌畏在胡萝卜地中的消解动态结果分析第51-52页
        3.2.7 各种施药因子与残留量的相关性分析第52-53页
        3.2.8 合理使用建议第53-54页
    3.3 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敌百虫和敌敌畏在湖南两种典型农田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第55-67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5-59页
        4.1.1 供试主要药品及试剂第55-56页
        4.1.2 主要仪器设备第56页
        4.1.3 供试土壤及生物炭第56页
        4.1.4 标准溶液的制备第56-57页
        4.1.5 吸附实验第57-58页
        4.1.6 计算方法及数学模型第58-59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9-66页
        4.2.1 两种供试农田土壤对目标物的吸附动力学第59-60页
        4.2.2 p H值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第60-61页
        4.2.3 温度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第61-63页
        4.2.4 供试土壤对目标物的等温吸附第63-64页
        4.2.5 生物炭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第64-66页
    4.3 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7-71页
    5.1 主要结论第67-69页
        5.1.1 敌百虫在胡萝卜地中的残留检测的气相色谱法第67页
        5.1.2 敌敌畏在胡萝卜地中的残留检测的气相色谱法第67页
        5.1.3 胡萝卜地中敌百虫检测的前处理方法第67页
        5.1.4 胡萝卜地中敌敌畏检测的前处理方法第67页
        5.1.5 敌百虫和敌敌畏添加回收实验结果第67-68页
        5.1.6 敌百虫和敌敌畏在胡萝卜地中的消解动态第68页
        5.1.7 敌百虫和敌敌畏在胡萝卜地中的最终残留第68页
        5.1.8 敌百虫和敌敌畏在胡萝卜中的MRL值和合理使用建议第68-69页
        5.1.9 敌百虫和敌敌畏在两种土壤中的吸附机理第69页
    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69-70页
    5.3 本研究还需深入探讨之处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8页
致谢第78-79页
作者简介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氯代烃在土壤包气带中的垂向迁移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基于GIS及地统计学的县域耕地重金属污染评价预警与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