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式旋转对称三角法与深度测量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在机检测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光学非接触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3.1 传统的光学非接触式测量 | 第15-17页 |
1.3.2 旋转对称三角法测量 | 第17-20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离散式旋转对称三角法原理与系统设计 | 第21-39页 |
2.1 离散式旋转对称三角法 | 第21-26页 |
2.1.1 离散旋转对称三角法的原理 | 第21-22页 |
2.1.2 Scheimpflug条件 | 第22-24页 |
2.1.3 光学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4-26页 |
2.2 离散旋转对称三角法的系统设计 | 第26-32页 |
2.2.1 成像系统设计 | 第27-31页 |
2.2.2 机械结构设计 | 第31-32页 |
2.3 基于Zemax的系统成像仿真 | 第32-37页 |
2.3.1 光路成像仿真 | 第32-34页 |
2.3.2 不同表面特性的成像仿真 | 第34-37页 |
2.4 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多激光光斑的识别检测方法 | 第39-56页 |
3.1 光斑检测的方法 | 第39-40页 |
3.2 多激光光斑中心提取算法 | 第40-50页 |
3.2.1 图像预处理 | 第40-45页 |
3.2.2 重心法提取光斑中心 | 第45-47页 |
3.2.3 峰值亚像素提取光斑中心 | 第47-50页 |
3.3 激光光斑检测精度实验 | 第50-55页 |
3.3.1 光斑中心提取算法的对比实验 | 第51-52页 |
3.3.2 单点重复性实验 | 第52-55页 |
3.4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离散旋转对称三角法的标定与深度测量 | 第56-69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离散旋转对称三角法的标定方法 | 第56-59页 |
4.3 多工况下的标定实验 | 第59-66页 |
4.3.1 不同表面特性的标定实验 | 第60-62页 |
4.3.2 倾斜表面的标定实验 | 第62-66页 |
4.4 深度测量实验 | 第66-67页 |
4.4.1 阶梯表面 | 第66页 |
4.4.2 一般性工件表面的测量 | 第66-67页 |
4.5 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5.1 结论 | 第69-70页 |
5.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