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1.1.1 二氧化碳排放情况 | 第9-10页 |
1.1.2 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对地球的影响 | 第10-11页 |
1.1.3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的环境和经济意义 | 第11-12页 |
1.1.4 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 第12-13页 |
1.2 二氧化碳减排途径 | 第13-16页 |
1.2.1 二氧化碳捕集与分离技术 | 第13-15页 |
1.2.2 二氧化碳的封存 | 第15-16页 |
1.3 醇胺吸收法 | 第16-17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3.2 醇胺溶液对于二氧化碳吸收的原理 | 第16-17页 |
1.4 醇胺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方法 | 第17-19页 |
1.4.1 单一醇胺吸收法 | 第18-19页 |
1.4.2 复配醇胺吸收法 | 第19页 |
1.5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6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 第20-21页 |
第2章 DEEA-CO_2体系的吸收动力学活化机理研究 | 第21-28页 |
2.1 DEEA对CO_2的吸收原理及优势 | 第21页 |
2.2 吸收动力学实验 | 第21-24页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1-22页 |
2.2.2 吸收剂的配制 | 第22页 |
2.2.3 实验过程 | 第22-23页 |
2.2.4 实验误差分析 | 第23-24页 |
2.3 结果及分析 | 第24-27页 |
2.4 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粘度的实验和模型研究 | 第28-38页 |
3.1 粘度实验 | 第28-32页 |
3.1.1 粘度实验原理及测定方法 | 第28-30页 |
3.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0-31页 |
3.1.3 实验过程 | 第31-32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7页 |
3.3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8-40页 |
4.1 结论 | 第38-39页 |
4.1.1 DEEA-CO_2体系的吸收动力学 | 第38页 |
4.1.2 DEEA-CO_2体系的粘度 | 第38-39页 |
4.2 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第44-45页 |
(一)已发表的论文 | 第44页 |
(二)参与项目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