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概念界定 | 第8-9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8页 |
2. 都市、消费与波西米亚:小清新的缘起 | 第18-29页 |
2.1 小清新的生活美学 | 第18-20页 |
2.2 小清新的兴起背景 | 第20-26页 |
2.3 小清新、“新穷人”与“布波族” | 第26-29页 |
3. 独立、离散与风格游戏:小清新与网络亚文化 | 第29-38页 |
3.1 从亚文化走向网络亚文化 | 第29-30页 |
3.2 网络亚文化的特征 | 第30-32页 |
3.3 网络小清新的亚文化内涵 | 第32-38页 |
4. 他者、刻奇与共识漂移:小清新的祛魅 | 第38-45页 |
4.1 外在冲突:大众媒体“他者”的符码建构 | 第38-40页 |
4.2 内在矛盾:身份焦虑产生的共识漂移 | 第40-42页 |
4.3 小清新本质:刻奇与逃兵主义 | 第42-45页 |
5. 收编、妥协与回归世俗:对网络亚文化的理性审视 | 第45-51页 |
5.1 小清新发展路向:回归世俗与拥抱主流 | 第45-47页 |
5.2 关于网络亚文化积极意义的思考 | 第47-49页 |
5.3 对网络亚文化的理性批判 | 第49-51页 |
6. 结语 | 第51-53页 |
注释 | 第53-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附录 1:访谈提纲 | 第64-65页 |
附录 2:文中访谈对象简介 | 第65-66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66-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