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的缺陷敏感区域及动力稳定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引言 | 第11-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弦支穹顶结构的概念与特点 | 第11-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1.2.1 缺陷对结构静力稳定的影响 | 第14页 |
1.2.2 动力稳定性研究 | 第14-17页 |
1.2.3 存在的问题 | 第17-20页 |
1.2.4 本文研究工作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弦支穹顶结构的分析理论 | 第21-30页 |
2.1 缺陷敏感区域分析方法 | 第21-23页 |
2.1.1 缺陷分类 | 第21-22页 |
2.1.2 非线性屈曲分析 | 第22页 |
2.1.3 改进的随机缺陷模态法 | 第22-23页 |
2.1.4 分析步骤 | 第23页 |
2.2 抗震分析方法 | 第23-27页 |
2.2.1 时程分析法简介 | 第25-26页 |
2.2.2 支座大质量法简介 | 第26-27页 |
2.3 动力稳定判定准则 | 第27-29页 |
2.3.1 运动稳定理论 | 第27页 |
2.3.2 动力失稳判定准则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弦支穹顶结构的缺陷敏感区域分析 | 第30-44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分析模型 | 第30-33页 |
3.3 缺陷敏感区域分析 | 第33-42页 |
3.3.1 样本数量的确定原则 | 第33-34页 |
3.3.2 弦支穹顶结构分析结果 | 第34-36页 |
3.3.3 与相应单层网壳的对比 | 第36-37页 |
3.3.4 拓扑形式对弦支穹顶缺陷敏感区域的影响 | 第37-41页 |
3.3.5 活载分布对弦支穹顶缺陷敏感区域的影响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弦支穹顶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 | 第44-66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动力特性分析 | 第44-49页 |
4.2.1 弦支穹顶结构的动力特性 | 第44-46页 |
4.2.2 相应单层网壳的动力特性 | 第46-49页 |
4.3 动力响应分析 | 第49-62页 |
4.3.1 不同地震波模拟方式的对比 | 第49-54页 |
4.3.2 不同初始几何缺陷引入方式的对比 | 第54-62页 |
4.4 缺陷最大计算值的合理取值 | 第62-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弦支穹顶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分析 | 第66-82页 |
5.1 引言 | 第66页 |
5.2 特征参数及动力稳定判定准则 | 第66-67页 |
5.2.1 特征参数 | 第66-67页 |
5.2.2 动力稳定判定准则 | 第67页 |
5.3 无缺陷理想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分析 | 第67-77页 |
5.3.1 整体一致法 | 第67-73页 |
5.3.2 支座大质量法 | 第73-77页 |
5.3.3 不同地震波模拟方式的对比 | 第77页 |
5.4 有缺陷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分析 | 第77-81页 |
5.4.1 整体一致法 | 第77-80页 |
5.4.2 支座大质量法 | 第80-8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2-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附件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