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7页 |
1.1 研究缘起与选题 | 第16-17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7-19页 |
1.2.1 现代社会下传统聚落文脉的消失 | 第17页 |
1.2.2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背景 | 第17-18页 |
1.2.3 美丽乡村建设和村庄规划背景 | 第18-19页 |
1.3 重点概念解析 | 第19-21页 |
1.3.1 聚落 | 第19页 |
1.3.2 空间、地方、场所、地景 | 第19-20页 |
1.3.3 传统聚落空间、新聚落空间、新村 | 第20-21页 |
1.4 相关研究概况 | 第21-23页 |
1.4.1 建筑学对聚落空间的研究 | 第21-22页 |
1.4.2 文化人类学对聚落空间的研究 | 第22页 |
1.4.3 建筑现象学对聚落空间的研究 | 第22-23页 |
1.4.4 社会学对聚落空间的研究 | 第23页 |
1.5 研究对象、方法与意义 | 第23-27页 |
1.5.1 研究对象 | 第23-24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1.5.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页 |
1.5.4 研究框架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地方认同理念应用于聚落空间研究的探索 | 第27-37页 |
2.1 空间-认同理论的交叉学科概念建构 | 第27-29页 |
2.1.1 心理学界的认同理论 | 第27-28页 |
2.1.2 认同与物理环境间的关系 | 第28-29页 |
2.2 关注物理环境的认同概念——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 | 第29-31页 |
2.2.1 地方认同产生之背景 | 第29-30页 |
2.2.2 地方认同概念及相关概念辨析 | 第30页 |
2.2.3 研究地方认同的意义对于建筑学空间研究的意义 | 第30-31页 |
2.3 地方认同应用于钱岗村聚落空间研究的思路探索 | 第31-36页 |
2.3.1 地方认同实证研究文献研究思路综述 | 第31-35页 |
2.3.2 研究对象的具体化 | 第35页 |
2.3.3 作为个案的钱岗村聚落空间研究思路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钱岗聚落中的公共空间 | 第37-57页 |
3.1 钱岗概况 | 第37-43页 |
3.1.1 区位及地理气候 | 第37页 |
3.1.2“钱岗”地名沿革 | 第37-38页 |
3.1.3 钱岗行政区划范围变更沿革 | 第38-41页 |
3.1.4 研究空间范围 | 第41-42页 |
3.1.5 钱岗聚落整体格局特征 | 第42-43页 |
3.2 钱岗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形态特征 | 第43-51页 |
3.2.1 公共空间与居民点分布 | 第43-47页 |
3.2.2 格田 | 第47页 |
3.2.3 钱岗古村 | 第47-51页 |
3.3 钱岗新聚落公共空间形态特征 | 第51-56页 |
3.3.1 100年内的聚落空间剧变历程 | 第51-52页 |
3.3.2 新聚落空间风貌 | 第52-54页 |
3.3.3 新聚落公共空间 | 第54-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地方认同下的钱岗村聚落空间 | 第57-86页 |
4.1 钱岗村居民对于聚落的空间认知地图调查 | 第57-63页 |
4.1.1 空间认知与认知地图原理 | 第57-58页 |
4.1.2 钱岗村认知地图的研究 | 第58-62页 |
4.1.3 由认知地图分析得出的结论 | 第62-63页 |
4.2 日常下公共空间中的“地方” | 第63-76页 |
4.2.1 道路 | 第63-66页 |
4.2.2 节点 | 第66-74页 |
4.2.3 边界 | 第74-76页 |
4.3 与地方的连结的仪式活动——钱岗高庙大王诞 | 第76-84页 |
4.3.1 大王诞的仪式活动简介 | 第76-79页 |
4.3.2 大王诞活动路线与主要节点 | 第79-83页 |
4.3.3 大王诞活动传承的衰胜 | 第83-8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五章 钱岗村聚落空间发展探索 | 第86-103页 |
5.1 钱岗村聚落空间发展内容总述 | 第86页 |
5.2 钱岗村传统聚落保护 | 第86-100页 |
5.2.1 对旧有村落保护行动的反思 | 第86-89页 |
5.2.2 钱岗村聚落空间保护与整治策略探索 | 第89-95页 |
5.2.3 与民俗旅游节庆相结合 | 第95-100页 |
5.3 钱岗村新聚落空间发展重视加强地方认同 | 第100-101页 |
5.3.1 不同居民点的规划尊重既有地方认同 | 第100-101页 |
5.3.2 协调整治新聚落居民点建筑风貌 | 第10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结语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附件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