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磷钨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转化生物质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生物质定义第14页
    1.3 生物质主要成分第14-17页
        1.3.1 纤维素第14-15页
        1.3.2 半纤维素第15-16页
        1.3.3 木质素第16-17页
    1.4 生物质资源利用概况第17-18页
    1.5 化学转换第18-22页
        1.5.1 直接燃烧第19页
        1.5.2 催化液化第19页
        1.5.3 催化气化第19-20页
        1.5.4 催化热解第20-21页
        1.5.5 催化水解第21-22页
    1.6 离子液体第22-24页
        1.6.1 离子液体的简介第22页
        1.6.2 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第22页
        1.6.3 离子液体在生物质溶解中的应用第22-23页
        1.6.4 离子液体在生物质催化转化中的应用第23-24页
    1.7 杂多酸催化剂第24-27页
        1.7.1 杂多酸的定义第24页
        1.7.2 杂多酸催化剂的性质第24-25页
        1.7.3 杂多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25-27页
        1.7.4 杂多酸离子液体在生物质催化转化中的应用第27页
    1.8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7-29页
        1.8.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7-28页
        1.8.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8-29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9-35页
    2.1 试验原料、试剂及仪器第29-31页
        2.1.1 试验原料及化学试剂第29-30页
        2.1.2 主要试验设备及分析仪器第30-31页
    2.2 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第31-33页
        2.2.1 离子液体的合成第31-33页
        2.2.2 离子液体的表征第33页
    2.3 生物质原料第33-35页
        2.3.1 生物质预处理第33页
        2.3.2 生物质组成分析第33-34页
        2.3.3 生物质物性表征第34-35页
第三章 磷钨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农林废弃物液化研究第35-55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实验第35-37页
        3.2.1 实验装置第35-36页
        3.2.2 生物质的液化第36页
        3.2.3 液相产物分析第36页
        3.2.4 残渣的分析第36-3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7-53页
        3.3.1 玉米秸粉的组成及元素分析第37页
        3.3.2 离子液体的1H-NMR表征第37-39页
        3.3.3 离子液体的热稳定性分析第39-40页
        3.3.4 离子液体的酸性第40-41页
        3.3.5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玉米秸粉液化性能第41-42页
        3.3.6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42-43页
        3.3.7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43-44页
        3.3.8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44-45页
        3.3.9 乙醇浓度的影响第45-46页
        3.3.10 液固比的影响第46-47页
        3.3.11 其他木质纤维素的催化转化第47-48页
        3.3.12 产物的组分分析第48-51页
        3.3.13 残渣的红外分析第51-52页
        3.3.14 残渣的热重分析第52-53页
        3.3.15 残渣的元素分析第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磷钨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浮萍水解性能研究第55-69页
    4.1 引言第55-56页
    4.2 实验第56-57页
        4.2.1 浮萍的水解第56页
        4.2.2 实验后处理流程第56-57页
        4.2.3 水解产物的分析第5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7-68页
        4.3.1 浮萍组成及元素分析第57-58页
        4.3.2 离子液体FT-IR分析第58-59页
        4.3.3 离子液体的核磁谱图第59-61页
        4.3.4 不同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影响第61-62页
        4.3.5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62-63页
        4.3.6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63-64页
        4.3.7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64-65页
        4.3.8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第65页
        4.3.9 浮萍和水解残渣的FT-IR分析第65-66页
        4.3.10 浮萍和水解残渣的热重分析第66-67页
        4.3.11 水解残渣的元素分析第67-68页
    4.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附件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进的石化装置HAZOP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纳米二氧化钛的改性及其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