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制度的法理思考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解读 | 第9-18页 |
(一) 刑事和解制度的概念与发展 | 第9-11页 |
1. 刑事和解制度的概念 | 第9-10页 |
2. 刑事和解制度的发展 | 第10-11页 |
(二) 刑事和解制度的法理基础 | 第11-14页 |
1. 恢复正义理论 | 第11-12页 |
2. 被害人保护理论 | 第12-13页 |
3. 刑法的谦抑精神 | 第13-14页 |
(三) 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14-18页 |
1. 刑事和解制度的效率价值 | 第15-16页 |
2. 刑事和解制度的正义价值 | 第16-18页 |
二、刑事和解制度国内外比较 | 第18-27页 |
(一) 刑事和解制度的国际现状 | 第18-21页 |
1. 西方国家刑事和解制度的典型模式 | 第18-19页 |
2. 西方主要国家刑事和解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19-20页 |
3. 小结 | 第20-21页 |
(二)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现状 | 第21-23页 |
1. 我国尚不存在正式的、完善的刑事和解制度 | 第21-22页 |
2. 我国近年来刑事和解的实践与发展 | 第22-23页 |
3. 小结 | 第23页 |
(三) 国外刑事和解制度对我国完善司法制度的启示 | 第23-27页 |
1. 刑事和解制度的有益性分析 | 第23-25页 |
2. 刑事和解制度的负效应分析 | 第25-27页 |
三、刑事和解制度的本土化思考 | 第27-34页 |
(一) 中国确立刑事和解制度的可行性 | 第27-29页 |
1. “和合”理念的文化基础 | 第27页 |
2.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基础 | 第27-28页 |
3. 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 | 第28-29页 |
(二) 刑事和解制度的应遵循的原则 | 第29页 |
1. 双方当事人自愿原则 | 第29页 |
2. 刑事加害人有罪答辩原则 | 第29页 |
(三) 完善刑事和解制度的几点立法思考 | 第29-34页 |
1. 将刑事和解协议的达成作为法定的从轻情节 | 第29-30页 |
2. 明确刑事和解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 | 第30页 |
3. 建立刑事和解适用所需的配套制度 | 第30-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