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1-16页 |
1.2.1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住宅建筑节能改造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6-18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19-20页 |
2 中德两国住宅建筑节能改造现状及相关理论 | 第20-24页 |
2.1 中德两国住宅建筑节能改造现状 | 第20-21页 |
2.1.1 中国住宅建筑节能改造现状 | 第20页 |
2.1.2 德国住宅建筑节能改造现状 | 第20-21页 |
2.2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1-22页 |
2.2.2 外部性理论 | 第22页 |
2.2.3 全寿命周期理论 | 第22-24页 |
3 住宅建筑节能改造利益相关者界定及影响因素识别 | 第24-32页 |
3.1 住宅建筑节能改造利益相关者界定 | 第24-26页 |
3.2 住宅建筑节能改造影响因素识别 | 第26-32页 |
3.2.1 政策制度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28页 |
3.2.2 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28-29页 |
3.2.3 技术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29-31页 |
3.2.4 社会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31-32页 |
4 基于中德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2-52页 |
4.1 问卷设计和分析 | 第32-38页 |
4.1.1 问卷设计 | 第32-33页 |
4.1.2 受访者(利益相关者)背景资料分析 | 第33-37页 |
4.1.3 问卷数据的质量分析 | 第37-38页 |
4.2 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关联程度分析 | 第38-49页 |
4.2.1 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评估 | 第38-42页 |
4.2.2 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分析 | 第42-49页 |
4.3 中德利益相关者对关键影响因素的看法差异分析 | 第49-52页 |
5 德国住宅建筑节能改造的经验借鉴 | 第52-59页 |
5.1 利益相关者之政府的有力引导 | 第52-55页 |
5.1.1 连续完善的节能法律法规 | 第52-53页 |
5.1.2 权责分明的节能改造示范项目 | 第53页 |
5.1.3 先进的融资模式和激励制度 | 第53-55页 |
5.2 利益相关者之第三方市场主体的促进 | 第55-57页 |
5.2.1 多类型的节能服务投资主体 | 第55-56页 |
5.2.2 先进的节能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配置 | 第56页 |
5.2.3 广泛的住宅建筑节能改造宣传 | 第56-57页 |
5.3 利益相关者之居民的热情参与 | 第57-58页 |
5.3.1 追求更高品质的居住环境 | 第57页 |
5.3.2 节约日常能源费用的支出 | 第57页 |
5.3.3 通过改造提升房屋价值 | 第57-58页 |
5.4 针对主要利益相关的总体策略 | 第58-5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59页 |
6.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附录一 住宅建筑节能改造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调查 | 第65-67页 |
附录二 Survey for Influence Degree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Energy-saving renovation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