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0 引言 | 第13-19页 |
·本选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8-19页 |
1 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 第19-27页 |
·经理人股票期权的含义及特点 | 第19-21页 |
·期权、股票期权与经理股票期权的含义 | 第19-20页 |
·经理股票期权的特点 | 第20-21页 |
·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理论基础及激励机制 | 第21-25页 |
·委托代理理论及激励机制 | 第21-23页 |
·人力资本理论及激励机制 | 第23-25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会计确认的定义及标准 | 第25页 |
·会计计量的定义及属性 | 第25-27页 |
2 我国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的确认与计量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7-43页 |
·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与计量现状 | 第27-31页 |
·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现状 | 第27-29页 |
·我国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的现状分析 | 第29-30页 |
·我国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计量的现状 | 第30-31页 |
·我国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存在的问题 | 第31-36页 |
·我国经理人股票期权初始确认不够明确 | 第31-32页 |
·我国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要素不够清晰 | 第32-34页 |
·我国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时点不太统一 | 第34-35页 |
·我国经理人股票期权后续会计确认、终止确认尚有争议 | 第35-36页 |
·我国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计量存在的问题 | 第36-43页 |
·我国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计量方法不够明确 | 第36-39页 |
·我国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计量模型不太统一 | 第39-43页 |
3 美国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经验借鉴 | 第43-48页 |
·美国股票期权会计确认与计量准则发展概况 | 第43页 |
·美国股票期权会计准则中规定的确认与计量方法 | 第43-46页 |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的会计确认与计量方法 | 第43-44页 |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123号公告(S「ASNo.12)3的会 计确认与计量方法 | 第44-45页 |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修订的第132号公告(S「ASoN.132) 的会计确认与计量方法 | 第45-46页 |
·美国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实务 | 第46-47页 |
·经验借鉴 | 第47-48页 |
4 完善我国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建议 | 第48-57页 |
·完善我国经理股票期权会计确认的建议 | 第48-53页 |
·明确我国经理人股票期权初始会计确认 | 第48-49页 |
·明晰我国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要素 | 第49-51页 |
·统一我国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时点 | 第51-52页 |
·规范我国经理人股票期权后续会计确认、终止确认 | 第52-53页 |
·完善我国经理股票期权会计计量的建议 | 第53-57页 |
·明确我国经理股票期权会计计量方法 | 第53-55页 |
·统一我国经理股票期权会计计量模型 | 第55-57页 |
5 结语 | 第57-58页 |
·基本结论 | 第57页 |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