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建筑业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3.3 文献小结 | 第20页 |
1.4 研究方案 | 第20-2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21-22页 |
1.4.4 研究创新点 | 第22-23页 |
2 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2.1 建筑业 | 第23-24页 |
2.2 区域及区域建筑业 | 第24-25页 |
2.3 区域建筑业协调 | 第25-26页 |
2.3.1 协调发展 | 第25-26页 |
2.3.2 区域建筑业协调发展 | 第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区域建筑业发展现状与变化过程分析 | 第27-36页 |
3.1 区域建筑业发展现状 | 第27-29页 |
3.2 区域建筑业发展水平模型构建 | 第29-32页 |
3.2.1 熵值法与聚类分析 | 第29-31页 |
3.2.2 区域建筑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 | 第31-32页 |
3.3 实证分析 | 第32-34页 |
3.3.1 样本选取 | 第32页 |
3.3.2 综合得分排名获取 | 第32-33页 |
3.3.3 发展区域划分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4 区域建筑业发展影响因素及理想区间研究 | 第36-48页 |
4.1 主成分分析 | 第36-37页 |
4.1.1 主成分分析原理 | 第36-37页 |
4.1.2 主成分分析步骤 | 第37页 |
4.2 区域建筑业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第37-38页 |
4.3 区域建筑业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3页 |
4.3.1 主成分分析过程 | 第38-40页 |
4.3.2 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4.4 区域建筑业理想区间研究 | 第43-47页 |
4.4.1 主成分分析求权重 | 第43页 |
4.4.2 箱线法 | 第43-44页 |
4.4.3 理想区间确定 | 第44-46页 |
4.4.4 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区域建筑业协调发展机制设计 | 第48-52页 |
5.1 机制设计理论 | 第48页 |
5.2 我国区域建筑业协调发展政策机制设计 | 第48-52页 |
5.2.1 我国区域建筑业集群发展机制设计 | 第49-50页 |
5.2.2 我国区域建筑业产业结构机制设计 | 第50-52页 |
6 结论 | 第52-5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2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