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基因组选择的基本原理和优势 | 第14-15页 |
1.2.1 基因组选择 | 第14页 |
1.2.2 基因组选择的优势 | 第14-15页 |
1.3 计算方法及准确性评价 | 第15-17页 |
1.3.1 GBLUP方法 | 第15-16页 |
1.3.2 BAYES方法 | 第16页 |
1.3.3 准确性评价 | 第16-17页 |
1.4 基因组选择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 第17-18页 |
1.4.1 在牛育种中的应用 | 第17页 |
1.4.2 其它物种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1.5 多群体基因组选择 | 第18-19页 |
1.6 我国实施肉牛基因组选择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第19-20页 |
1.6.1 我国实施肉牛基因组选择的必要性 | 第19页 |
1.6.2 我国实施肉牛基因组选择的问题及展望 | 第19-20页 |
1.7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7页 |
2.1 构建资源群体 | 第21-22页 |
2.1.1 西门塔尔牛群体 | 第21页 |
2.1.2 雪龙黑牛群体 | 第21-22页 |
2.2 基因型数据 | 第22-24页 |
2.2.1 基因分型技术 | 第22-23页 |
2.2.2 基因型数据质量控制 | 第23-24页 |
2.3 表型数据 | 第24-25页 |
2.4 统计方法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重要经济性状的参数评估及群体遗传关系 | 第27-34页 |
3.1 表型校正及固定效应的确定 | 第27-29页 |
3.2 遗传参数的评估 | 第29页 |
3.3 西门塔尔牛群体生长曲线 | 第29-31页 |
3.3.1 肉用西门塔尔牛4种数学模型各参数估计值 | 第29-30页 |
3.3.2 利用四种模型绘制体尺和体重的生长曲线 | 第30-31页 |
3.4 群体遗传关系 | 第31-34页 |
3.4.1 西门塔尔牛和雪龙黑牛群体间的连锁不平衡程度 | 第31-32页 |
3.4.2 西门塔尔牛和雪龙黑牛的有效群体大小 | 第32页 |
3.4.3 西门塔尔牛和雪龙黑牛的主成分分析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多群体基因组选择的应用研究 | 第34-40页 |
4.1 引言 | 第34页 |
4.2 两群体基因组选择的模拟研究 | 第34-38页 |
4.2.1 数据模型 | 第34-35页 |
4.2.2 模拟两群体间的前两个主成分分析 | 第35-37页 |
4.2.3 模拟数据两群体基因组选择育种值的准确性估计 | 第37-38页 |
4.3 基因组选择的真实数据研究 | 第38-40页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0-43页 |
5.1 群体遗传参数的计算 | 第40-41页 |
5.2 关于多群体基因组选择的讨论 | 第41-42页 |
5.3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历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