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1.2 接触线及其几何参数 | 第7-10页 |
1.2.1 接触线 | 第8-9页 |
1.2.2 接触线几何参数 | 第9-10页 |
1.2.3 接触线几何参数检测的目的 | 第10页 |
1.3 接触网与接触线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15页 |
1.3.1 接触式测量 | 第11-12页 |
1.3.2 非接触式测量 | 第12-15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双目视觉测量系统原理与总体设计 | 第16-28页 |
2.1 双目视觉法测量接触线几何参数的原理 | 第16-18页 |
2.2 测量系统方案设计 | 第18-19页 |
2.3 相机与镜头的选择 | 第19-21页 |
2.3.1 相机参数确定与选择 | 第19-20页 |
2.3.2 镜头参数确定与选择 | 第20-21页 |
2.4 二次反射棱镜的确定 | 第21-26页 |
2.4.1 光路折转方案的分析与比较 | 第21-22页 |
2.4.2 二次反射棱镜尺寸确定 | 第22-26页 |
2.5 辅助照明光源与滤光片 | 第26-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双目视觉测量系统测量误差分析与仿真 | 第28-34页 |
3.1 焦距f_1、f_2误差引起的x、y测量误差 | 第28-29页 |
3.2 结构参数α_1、α_2误差引起的x、y测量误差 | 第29-30页 |
3.3 结构参数L误差引起的x、y测量误差 | 第30-31页 |
3.4 x_1、x_2存在误差引起的x、y测量误差 | 第31-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双目视觉测量系统的标定方法 | 第34-50页 |
4.1 空间几何坐标变换 | 第34-37页 |
4.1.1 齐次坐标 | 第34页 |
4.1.2 三维坐标变换 | 第34-37页 |
4.1.3 三维坐标变换的齐次坐标表示 | 第37页 |
4.2 相机成像模型与实际成像的畸变 | 第37-40页 |
4.2.1 相机成像模型 | 第37-39页 |
4.2.2 畸变模型 | 第39-40页 |
4.3 相机标定方法 | 第40-48页 |
4.3.1 标定方法分析与比较 | 第40-41页 |
4.3.2 平面模板两步法 | 第41-48页 |
4.4 双目测量系统标定 | 第48-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双目视觉测量系统标定与测量实验 | 第50-62页 |
5.1 双目测量实验装置制作 | 第50-52页 |
5.2 标定程序设计 | 第52-54页 |
5.2.1 图像采集程序 | 第52-53页 |
5.2.2 单目标定程序设计 | 第53页 |
5.2.3 双目标定程序设计 | 第53-54页 |
5.3 相机标定程序开发 | 第54-56页 |
5.3.1 软件简介 | 第54-55页 |
5.3.2 双目相机标定软件设计 | 第55-56页 |
5.4 双目测量系统标定实验 | 第56-60页 |
5.4.1 双目标定实验 | 第56-59页 |
5.4.2 标定结果误差分析 | 第59-60页 |
5.5 双目视觉测量实验 | 第60-6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5页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62页 |
6.2 存在问题及工作展望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