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9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三)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19-21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三)研究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生态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及现实依据 | 第21-34页 |
一、理论渊源 | 第21-30页 |
(一)马克思的农业生态思想 | 第22-25页 |
(二)恩格斯的农业生态思想 | 第25-28页 |
(三)列宁的农业生态思想 | 第28-30页 |
二、现实依据 | 第30-34页 |
(一)是解决新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 | 第31页 |
(二)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内在需求 | 第31-32页 |
(三)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34-52页 |
一、农业生态的重要性 | 第34-37页 |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期间的农业生态重要性的论述 | 第34-35页 |
(二)改革开放至十八大期间的农业生态重要性的论述 | 第35-36页 |
(三)十八大以来的农业生态重要性的论述 | 第36-37页 |
二、农业环境美丽化的农业生态思想 | 第37-41页 |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期间的农业环境美丽化思想 | 第37-38页 |
(二)改革开放至十八大期间的农业环境美丽化思想 | 第38-39页 |
(三)十八大以来的农业环境美丽化思想 | 第39-41页 |
三、农业科技生态化的农业生态思想 | 第41-43页 |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期间的农业科技生态化思想 | 第41-42页 |
(二)改革开放至十八大期间的农业科技生态化思想 | 第42-43页 |
(三)十八大以来的农业科技生态化思想 | 第43页 |
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农业生态思想 | 第43-47页 |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期间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思想 | 第44-45页 |
(二)改革开放至十八大期间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思想 | 第45-46页 |
(三)十八大以来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思想 | 第46-47页 |
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共赢的农业生态思想 | 第47-52页 |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期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共赢的思想 | 第48-49页 |
(二)改革开放至十八大期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共赢的思想 | 第49-51页 |
(三)十八大以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共赢的思想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生态思想的价值 | 第52-58页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生态思想的理论价值 | 第52-55页 |
(一)完善了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理论体系 | 第52-53页 |
(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生态思想 | 第53-54页 |
(三)拓展了人类对农业生态的认识 | 第54-55页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生态思想的实践价值 | 第55-58页 |
(一)促进正确人与自然关系的形成 | 第55-56页 |
(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 第56页 |
(三)助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