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2页 |
1.1 硫氧化细菌 | 第11-14页 |
1.1.1 硫氧化细菌的分类及分布 | 第11页 |
1.1.2 硫氧化细菌的应用 | 第11-14页 |
1.2 嗜酸氧化硫硫杆菌 | 第14-17页 |
1.2.1 嗜酸氧化硫硫杆菌的培养 | 第14-15页 |
1.2.2 嗜酸氧化硫硫杆菌的硫氧化途径 | 第15-16页 |
1.2.3 嗜酸氧化硫硫杆菌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 嗜酸氧化硫硫杆菌发酵条件优化 | 第17-19页 |
1.3.1 嗜酸氧化硫硫杆菌发酵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1.3.2 多因素发酵条件优化 | 第18-19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菌株的富集培养与分离 | 第22-2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2.1.1 土壤样品采集 | 第22页 |
2.1.2 培养基 | 第22页 |
2.1.3 试验药品 | 第22-23页 |
2.1.4 试验仪器 | 第23-24页 |
2.1.5 菌株的筛选 | 第24页 |
2.1.6 菌株的鉴定 | 第24-25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5-27页 |
2.2.1 菌株DS1的革兰氏染色及菌落形态 | 第25-26页 |
2.2.2 菌株DS1的16SrRNA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 | 第26-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嗜酸氧化硫硫杆菌DS1的单质硫氧化特性研究 | 第28-3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1页 |
3.1.1 菌株来源 | 第28页 |
3.1.2 试验药品 | 第28页 |
3.1.3 试验仪器 | 第28-29页 |
3.1.4 种子液的准备 | 第29页 |
3.1.5 嗜酸氧化硫硫杆菌DS1的单质硫氧化曲线 | 第29-30页 |
3.1.6 单质硫不同初始量对嗜酸氧化硫硫杆菌DS1单质硫氧化效率的影响 | 第30页 |
3.1.7 添加不同金属离子对嗜酸氧化硫硫杆菌DS1单质硫氧化效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3.1.8 单质硫氧化率的计算 | 第31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1-37页 |
3.2.1 嗜酸氧化硫硫杆菌DS1的单质硫氧化曲线 | 第31-33页 |
3.2.2 单质硫不同初始量对嗜酸氧化硫硫杆菌DS1氧化单质硫效率的影响 | 第33-35页 |
3.2.3 添加不同金属离子对嗜酸氧化硫硫杆菌DS1氧化单质硫效率的影响 | 第35-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嗜酸氧化硫硫杆菌DS1的发酵条件优化 | 第38-53页 |
4.1 材料及方法 | 第38-42页 |
4.1.1 菌株来源 | 第38页 |
4.1.2 试验药品 | 第38-39页 |
4.1.3 试验仪器 | 第39页 |
4.1.4 分析方法 | 第39页 |
4.1.5 种子液的准备 | 第39页 |
4.1.6 单因素试验 | 第39-41页 |
4.1.7 中心组合设计 | 第41页 |
4.1.8 发酵条件优化后菌株DS1的单质硫氧化曲线 | 第41-42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2-52页 |
4.2.1 接种量对嗜酸氧化硫硫杆菌DS1生长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2 温度对嗜酸氧化硫硫杆菌DS1的生长的影响 | 第43页 |
4.2.3 培养基初始pH对嗜酸氧化硫硫杆菌DS1生长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4 装液量对嗜酸氧化硫硫杆菌DS1生长的影响 | 第44-45页 |
4.2.5 单质硫初始量对嗜酸氧化硫硫杆菌DS1生长的影响 | 第45页 |
4.2.6 中心组合试验 | 第45-50页 |
4.2.7 发酵条件优化后的菌株DS1单质硫氧化曲线 | 第50-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5.1 结论 | 第53-54页 |
5.2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