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用户界面外观设计专利的实质授权条件研究--以美国GUI设计专利制度为借鉴和比较
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言 | 第12-2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3-14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22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22-24页 |
第一章 美国的经验总结与我国的制度不足 | 第24-35页 |
第一节 美国GUI设计专利制度的启示 | 第25-30页 |
一、载体要求需特殊解释 | 第26-27页 |
二、非功能性与装饰性要综合审查 | 第27-28页 |
三、动态GUI设计应专门规定 | 第28-29页 |
四、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我国GUI外观设计专利制度的不足 | 第30-35页 |
一、没有全面规定实质授权条件 | 第30-32页 |
二、没有专门制定审查规范 | 第32页 |
三、没有认可部分外观设计专利 | 第32-33页 |
四、小结 | 第33-35页 |
第二章 载体要求需特殊解释 | 第35-44页 |
第一节 对GUI载体要求的质疑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对GUI载体要求的特殊解释 | 第36-41页 |
一、认可GUI的载体属于产品 | 第36-38页 |
二、降低GUI与载体的紧密度要求 | 第38-41页 |
第三节 对GUI载体要求的具体规定 | 第41-44页 |
一、广泛的客体范围 | 第41-42页 |
二、特殊的审查规范 | 第42-44页 |
第三章 非功能性与装饰性要综合审查 | 第44-50页 |
第一节 对GUI非功能性与装饰性要求的质疑 | 第44-46页 |
一、对GUI设计非功能性的质疑 | 第44页 |
二、对功能性与装饰性的偏颇审查 | 第44-46页 |
第二节 对GUI非功能性与装饰性要求的综合分析 | 第46-48页 |
一、认可GUI设计的非功能性 | 第46-47页 |
二、综合判断非功能性与装饰性 | 第47-48页 |
第三节 对GUI非功能性与装饰性要求的具体规定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动态GUI设计应专门规定 | 第50-54页 |
第一节 对动态GUI可专利性的质疑 | 第50页 |
第二节 VERIZON申请案开创先例 | 第50-52页 |
第三节 对动态GUI的专门规定 | 第52-54页 |
一、MPEP中的特殊规定 | 第52-53页 |
二、其他特殊审查要求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我国GUI外观设计专利制度的完善 | 第54-62页 |
第一节 合理设定保护程度 | 第54-56页 |
一、在《专利法》中认可GUI外观设计 | 第54-55页 |
二、结合国情确定保护程度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全面规定实质授权条件 | 第56-60页 |
一、实质审查GUI设计专利申请 | 第56-57页 |
二、引入部分外观设计专利制度 | 第57-60页 |
第三节 专门规定动态GUI设计 | 第60-62页 |
一、不应套用现有规定 | 第60页 |
二、专门规定审查规范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录 | 第68-7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后记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