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混凝土振动液化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振捣棒振动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滑模施工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滑模摊铺机及基准挂线对构造物线型的影响分析 | 第18-38页 |
2.1 水泥混凝土构造物滑模摊铺机 | 第18-22页 |
2.1.1 构造物滑模摊铺机的主要构件 | 第18-21页 |
2.1.2 构造物摊铺机选型原则 | 第21-22页 |
2.2 构造物滑模摊铺基准线的挂设要求 | 第22-23页 |
2.3 构造物滑模摊铺基准挂线理论研究 | 第23-32页 |
2.3.1 公路直线段基准线线桩间距确定 | 第24-25页 |
2.3.2 公路缓和曲线段基准线线桩间距确定 | 第25-28页 |
2.3.3 公路圆曲线段基准线线桩间距确定 | 第28页 |
2.3.4 弯道挂线对摊铺机及传感器的要求 | 第28-32页 |
2.4 滑模摊铺机 3D控制系统研究 | 第32-36页 |
2.4.1 GPS定位系统测路面三维坐标的原理 | 第33-34页 |
2.4.2 全站仪测量路面三维坐标的原理 | 第34-36页 |
2.4.33D控制系统施工作用原理分析 | 第36页 |
2.4.43D控制系统与传统基准线的比较分析 | 第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混凝土振动液化对构造物表面麻面及溜肩的影响分析 | 第38-54页 |
3.1 振动液化机理分析 | 第38页 |
3.2 振捣棒的振动特性分析 | 第38-42页 |
3.2.1 振捣棒的空载振动特性分析 | 第38-39页 |
3.2.2 混凝土中振捣棒的振动特性分析 | 第39-41页 |
3.2.3 振捣棒的振动加速度叠加分析 | 第41-42页 |
3.3 单根振捣棒作用下混凝土振动粘度系数分布规律研究 | 第42-46页 |
3.3.1 新拌混凝土振动粘度系数测试机理 | 第42页 |
3.3.2 试验所用原材料及技术指标 | 第42-43页 |
3.3.3 试验配合比及强度测试 | 第43-44页 |
3.3.4 主要试验仪器及试验步骤 | 第44-45页 |
3.3.5 试验数据分析与结论 | 第45-46页 |
3.4 摊铺机料斗内混凝土加速度及振动粘度系数的分布规律研究 | 第46-52页 |
3.4.1 主要试验仪器及试验步骤 | 第47-48页 |
3.4.2 试验数据分析与结论 | 第48-52页 |
3.5 振动粘度系数对构造物麻面与溜肩的影响分析 | 第52-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公路附属构造物表面沟槽及裂缝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54-67页 |
4.1 拌合及运输能力与构造物表面质量的关系 | 第54-57页 |
4.1.1 拌合站、运输车及摊铺机三者之间的匹配 | 第54-56页 |
4.1.2 构造物表面沟槽数量与混凝土施工组织的关系 | 第56-57页 |
4.2 构造物表面沟槽消减措施研究 | 第57-62页 |
4.2.1 合理匹配拌合站、运输车、摊铺机 | 第57页 |
4.2.2 合理匹配摊铺速度和输料设备的输送速度 | 第57-58页 |
4.2.3 引入模具液压卸载控制系统 | 第58-61页 |
4.2.4 引入模具机械控制系统 | 第61-62页 |
4.3 构造物表面饱满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62-64页 |
4.4 构造物表面裂缝预防措施研究 | 第64-66页 |
4.4.1 构造物表面出现裂缝的原因分析 | 第64-65页 |
4.4.2 预防构造物表面裂缝的措施 | 第65-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严寒地区构造物滑模施工技术研究 | 第67-79页 |
5.1 构造物表面盐冻破坏原因分析 | 第67-68页 |
5.1.1 构造物表面盐冻破坏现象 | 第67页 |
5.1.2 构造物表面盐冻破坏机理分析 | 第67-68页 |
5.2 构造物抗冻措施研究 | 第68-72页 |
5.2.1 抗盐冻配合比设计 | 第68-69页 |
5.2.2 表面处理对对构造物抗盐冻性能的影响 | 第69-71页 |
5.2.3 构造物盐冻的防治措施对比 | 第71-72页 |
5.3 严寒地区环境要素分析及选择合理施工时间 | 第72-78页 |
5.3.1 极限温度分布规律 | 第72-74页 |
5.3.2 夏季施工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74-77页 |
5.3.3 选择合理的施工时间 | 第77-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附录 | 第86-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