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培训中数字故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1.5 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8-26页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2.1.1 数字故事的理论研究 | 第18-20页 |
2.1.2 数字故事的实践研究 | 第20-21页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1-26页 |
2.2.1 数字故事的理论研究 | 第21-22页 |
2.2.2 数字故事的实践研究 | 第22-26页 |
3 第一轮设计与应用 | 第26-40页 |
3.1 数字故事的教学设计 | 第26-28页 |
3.1.1 教学内容设计 | 第26页 |
3.1.2 教学目标设计 | 第26-28页 |
3.2 数字故事的总体设计 | 第28-32页 |
3.2.1 数字故事的文字设计 | 第28-30页 |
3.2.2 数字故事的图片设计 | 第30-31页 |
3.2.3 数字故事的动画设计 | 第31页 |
3.2.4 数字故事的声音设计 | 第31-32页 |
3.3 数字故事的制作 | 第32-35页 |
3.3.1 数字故事制作的前期准备 | 第32-34页 |
3.3.2 数字故事的第一轮制作 | 第34-35页 |
3.4 第一轮数字故事应用 | 第35-36页 |
3.5 第一轮反馈 | 第36页 |
3.6 第一轮小结 | 第36-40页 |
4 第二轮设计与应用 | 第40-51页 |
4.1 对第一轮教学设计的修正 | 第40-42页 |
4.1.1 对第一轮教学内容的修正 | 第40-41页 |
4.1.2 对第一轮教学目标的修正 | 第41-42页 |
4.2 对第一轮总体设计的修正 | 第42-44页 |
4.2.1 增添了数字故事的界面布局设计 | 第43页 |
4.2.2 增添了数字故事的颜色搭配设计 | 第43-44页 |
4.3 第二轮数字故事的制作 | 第44-46页 |
4.4 第二轮数字故事的应用 | 第46-48页 |
4.5 第二轮反馈 | 第48页 |
4.6 第二轮小结 | 第48-51页 |
5 第三轮设计与应用 | 第51-74页 |
5.1 对第二轮总体设计的修正 | 第51-52页 |
5.1.1 数字故事文字设计的修正 | 第51页 |
5.1.2 数字故事动画设计的修正 | 第51-52页 |
5.1.3 数字故事界面布局设计的修正 | 第52页 |
5.2 第三轮数字故事的制作 | 第52-53页 |
5.3 第三轮数字故事应用 | 第53-55页 |
5.4 第三轮反馈 | 第55-70页 |
5.4.1 正式问卷的确定、发放与回收 | 第55-58页 |
5.4.2 教师特征描述性分析 | 第58-60页 |
5.4.3 数字故事的教育性调研 | 第60-62页 |
5.4.4 数字故事的故事性调研 | 第62-64页 |
5.4.5 数字故事的艺术性调研 | 第64-66页 |
5.4.6 数字故事的技术性调研 | 第66-67页 |
5.4.7 数字故事的创新性调研 | 第67-69页 |
5.4.8 调研总结 | 第69-70页 |
5.5 第三轮小结 | 第70-74页 |
5.5.1 《不爱秋天和冬天的他》数字故事的特征 | 第70-72页 |
5.5.2 数字故事的应用成效 | 第72-74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研究的结论 | 第74-75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附录 | 第81-86页 |
附录1 | 第81-82页 |
附录2 | 第82-84页 |
附录3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