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有色金属冶炼论文--稀有金属冶炼论文--稀土金属冶炼论文

离子液体中电沉积稀土金属镧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0页
    1.1 稀土元素及其应用第11页
    1.2 稀土金属的制备方法第11-13页
    1.3 离子液体简介第13-14页
        1.3.1 离子液体概述第13页
        1.3.2 离子液体分类第13-14页
        1.3.3 离子液体的应用第14页
    1.4 研究现状第14-17页
        1.4.1 非变价稀土金属第14-15页
        1.4.2 变价稀土金属第15-17页
        1.4.3 稀土合金第17页
    1.5 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第17-20页
        1.5.1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5.2 研究目的第18页
        1.5.3 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2 实验部分第20-25页
    2.1 实验技术方案第20-21页
    2.2 实验所需原料及仪器第21-22页
        2.2.1 实验试剂第21页
        2.2.2 实验设备第21-22页
    2.3 实验装置第22-23页
        2.3.1 三电极体系第22-23页
        2.3.2 电沉积装置第23页
    2.4 电化学实验测试方法第23-24页
        2.4.1 循环伏安法第23-24页
        2.4.2 计时电流法第24页
    2.5 沉积样品分析第24-25页
3 离子液体体系的选择第25-41页
    3.1 离子液体的选择原则第25-27页
        3.1.1 电化学窗口第25页
        3.1.2 电导率第25-26页
        3.1.3 粘度第26页
        3.1.4 热稳定性第26页
        3.1.5 溶解性第26-27页
    3.2 离子液体的性质测试第27-36页
        3.2.1 离子液体结构第27-29页
        3.2.2 电化学窗口第29-30页
        3.2.3 湿度的测定及预处理第30页
        3.2.4 电导率和粘度第30-32页
        3.2.5 热稳定性第32-36页
    3.3 溶解度第36-39页
        3.3.1 增大溶解度的方法第36页
        3.3.2 电解液的配置第36页
        3.3.3 溶解度的测定第36-37页
        3.3.4 体系的酸度及结构变化第37-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4 EMIMBF_4-LiCl-LaCl_3体系中La(Ⅲ)的电沉积研究第41-48页
    4.1 添加LiCl对EMIMBF_4性质的影响第41-42页
        4.1.1 LiCl中杂质对电化学窗口的影响第41-42页
        4.1.2 添加LiCl对EMIMBF_4溶解LaCl_3的影响第42页
    4.2 循环伏安第42-45页
        4.2.1 EMIMBF_4-LiCl-LaCl_3体系中La(Ⅲ)的电化学行为第42页
        4.2.2 可逆性判断第42-44页
        4.2.3 扩散系数计算第44-45页
    4.3 沉积物分析第45-46页
    4.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5 EMIMBF_4-EG-LaCl_3体系中La(Ⅲ)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第48-56页
    5.1 循环伏安第48-53页
        5.1.1 EMIMBF_4的电化学窗口第48-49页
        5.1.2 EMIMBF_4-EG的电化学窗口第49页
        5.1.3 电沉积机理研究第49-52页
        5.1.4 扩散系数计算第52页
        5.1.5 电子转移数计算第52-53页
    5.2 计时电流第53-55页
        5.2.1 扩散系数计算第53-54页
        5.2.2 成核机理第54-55页
    5.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6 电沉积条件研究第56-66页
    6.1 电沉积参数单因素影响第57-59页
        6.1.1 电解质组成的影响第57页
        6.1.2 沉积时间的影响第57-58页
        6.1.3 沉积电位的影响第58-59页
    6.2 正交试验第59-65页
        6.2.1 以镧含量为指标的极差分析第60-61页
        6.2.2 各正交组沉积物分析第61-62页
        6.2.3 电流密度参数的讨论第62-63页
        6.2.4 优选条件下制备的镧镀层分析第63-65页
    6.3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蕴草对Pb、Cd的富集及其耐性机制研究
下一篇:氯化法钛白氧化过程中气体混合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