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东天山康古尔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及深部预测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6页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区概况 | 第9-11页 |
1.3 以往勘查工作程度及资源前景分析 | 第11-13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15-16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 | 第16-23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第16-17页 |
2.2 区域地层 | 第17-20页 |
2.2.1 中元古界长城系 | 第17-18页 |
2.2.2 泥盆系 | 第18页 |
2.2.3 石炭系 | 第18-20页 |
2.2.4 中新生界 | 第20页 |
2.3 区域侵入岩 | 第20-21页 |
2.3.1 华力西早期侵入岩 | 第20页 |
2.3.2 华力西中期侵入岩 | 第20-21页 |
2.3.3 华力西晚期侵入岩 | 第21页 |
2.3.4 印支期侵入岩 | 第21页 |
2.4 区域构造 | 第21-23页 |
第3章 矿床地质 | 第23-37页 |
3.1 矿区地质特征 | 第23-27页 |
3.1.1 矿区地层 | 第23-24页 |
3.1.2 矿区侵入岩 | 第24-25页 |
3.1.3 矿区构造 | 第25-27页 |
3.2 矿体地质特征 | 第27-37页 |
3.2.1 矿体特征 | 第27-29页 |
3.2.2 矿石特征 | 第29-34页 |
3.2.3 围岩蚀变特征 | 第34页 |
3.2.4 成矿期次划分 | 第34-37页 |
第4章 黄铁矿成因矿物学 | 第37-68页 |
4.1 黄铁矿形态标型特征 | 第37-42页 |
4.1.1 黄铁矿野外产出特征 | 第37-38页 |
4.1.2 黄铁矿的室内挑选及观察结果 | 第38-41页 |
4.1.3 黄铁矿晶形与成矿关系讨论 | 第41-42页 |
4.2 黄铁矿晶胞参数特征 | 第42-43页 |
4.2.1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42-43页 |
4.3 黄铁矿爆裂温度特征 | 第43-45页 |
4.3.1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43-45页 |
4.4 黄铁矿热电性标型特征 | 第45-52页 |
4.4.1 工作原理 | 第45-46页 |
4.4.2 测试方法和结果 | 第46-48页 |
4.4.3 热电性参数空间分布特征 | 第48-49页 |
4.4.4 热电性参数时间分布特征 | 第49-50页 |
4.4.5 热电系数对成矿温度的标识 | 第50-51页 |
4.4.6 黄铁矿热电性对深边部成矿预测 | 第51-52页 |
4.5 黄铁矿成分标型特征 | 第52-68页 |
4.5.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第53页 |
4.5.2 主量元素特征 | 第53-56页 |
4.5.3 微量元素特征 | 第56-63页 |
4.5.4 稀土元素特征 | 第63-68页 |
第5章 矿床成因探讨 | 第68-72页 |
5.1 成矿物质来源 | 第68页 |
5.2 成矿流体来源 | 第68-69页 |
5.3 成矿物化条件 | 第69页 |
5.4 成岩成矿年代分析 | 第69-71页 |
5.5 矿床形成过程 | 第71-72页 |
第6章 找矿标志及深部预测 | 第72-75页 |
6.1 找矿标志 | 第72-73页 |
6.1.1 地质学标志 | 第72-73页 |
6.1.2 矿物学标志 | 第73页 |
6.2 深部预测 | 第73-75页 |
第7章 结论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版图及版图说明 | 第83-86页 |
附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