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垃圾渗滤液污染土壤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前言第9-20页
    1.1 垃圾渗滤液概述第9-11页
        1.1.1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和危害第9页
        1.1.2 垃圾渗滤液的成分第9-10页
        1.1.3 影响垃圾渗滤液水质的因素第10-11页
    1.2 垃圾渗滤液污染土壤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渗滤液污染土壤的原因第11-12页
        1.2.2 渗滤液污染土壤的特征第12-13页
        1.2.3 渗滤液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第13页
    1.3 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研究现状第13-17页
        1.3.1 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第13-14页
        1.3.2 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第14-15页
        1.3.3 污染土壤的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第15-16页
        1.3.4 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主要影响因素第16-17页
    1.4 课题背景、目的及内容第17-20页
        1.4.1 课题背景和意义第17-18页
        1.4.2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8页
        1.4.3 技术路线第18-20页
2 修复植物与微生物的筛选第20-24页
    2.1 修复植物的筛选第20-21页
        2.1.1 草本花卉植物用于重金属污染修复的优点第20页
        2.1.2 草本花卉植物的初步筛选第20-21页
    2.2 微生物的筛选第21-24页
        2.2.1 活性污泥的优点第21页
        2.2.2 活性污泥的驯化第21-24页
3 植物修复垃圾渗滤液污染土壤的研究第24-34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4-27页
        3.1.1 供试植物及土壤第24-25页
        3.1.2 试验设计第25-26页
        3.1.3 分析方法第26-27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27-32页
        3.2.1 不同植物在污染土壤中的生长及生物量第27-29页
        3.2.2 不同植物体内重金属的积累特性第29-30页
        3.2.3 不同植物对土壤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第30-32页
    3.3 小结第32-34页
4 微生物修复垃圾渗滤液污染土壤的研究第34-49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4-36页
        4.1.1 接种微生物及土壤第34页
        4.1.2 试验设计第34-35页
        4.1.3 分析方法第35-36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36-47页
        4.2.1 不同活性污泥添加量的修复效果第36-38页
        4.2.2 不同水分条件的修复效果第38-40页
        4.2.3 不同营养元素配比的修复效果第40-43页
        4.2.4 添加表面活性剂的修复效果第43-45页
        4.2.5 添加电子受体的修复效果第45-47页
    4.3 小结第47-49页
5 植物与微生物联合修复垃圾渗滤液污染土壤的研究第49-56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49页
        5.1.1 供试材料第49页
        5.1.2 试验设计第49页
        5.1.3 分析方法第49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49-54页
        5.2.1 植物生长及生物量第49-51页
        5.2.2 植物体内重金属累积特性第51-52页
        5.2.3 土壤污染物去除效果第52-54页
    5.3 小结第54-56页
6 结论与建议第56-57页
    6.1 结论第56页
    6.2 建议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奇异谱分析研究太阳黑子长期行为的周期性及其预报
下一篇:基于ARM的无透镜细胞显微图像采集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