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暖化湿地土—水界面碳磷耦合迁移特征及微生物生态学响应—微宇宙研究

附件第6-7页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41页
    1.1 引言第19-22页
    1.2 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第22-41页
        1.2.1 气候变暖与土壤碳库损失第22-30页
        1.2.2 土壤磷素释放规律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第30-35页
        1.2.3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与微生物响应胁迫的变化特征第35-38页
        1.2.4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环境响应第38-41页
第二章 微宇宙暖化湿地生境平台设计与论文研究内容第41-53页
    2.1 微宇宙暖化湿地生境研究平台与采样点信息第41-47页
        2.1.1 微宇宙暖化湿地生境研究平台的设计与构建第41-44页
        2.1.2 典型空间特征差异性湿地的采样第44-45页
        2.1.3 典型空间特征差异性湿地生态柱设计第45-46页
        2.1.4 不同湿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第46-47页
        2.1.5 生境平台降水量与湿地柱中水体温度的动态变化第47页
    2.2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第47-53页
        2.2.1 研究目的第47-48页
        2.2.2 研究内容第48-49页
        2.2.3 研究方法与核心技术第49-51页
        2.2.4 技术路线图第51-53页
第三章 暖化诱导湿地土壤碳库与微生物特征第53-74页
    3.1 引言第53-54页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4-58页
        3.2.1 土壤活性与非活性有机碳库第54页
        3.2.2 土壤微生物量碳第54-55页
        3.2.3 土壤呼吸第55-56页
        3.2.4 微生物代谢商与碳源利用效率第56页
        3.2.5 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第56页
        3.2.6 DNA提取与基因芯片微阵列技术第56-58页
        3.2.7 统计分析第58页
    3.3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58-72页
        3.3.1 暖化诱导土壤不同碳库的变化特征第58-60页
        3.3.2 暖化土壤呼吸和微生物代谢商以及碳库利用效率分析第60-63页
        3.3.3 暖化土壤微生物菌落结构变化第63-65页
        3.3.4 暖化湿地土壤微生物碳降解基因与涉碳酶活性分析第65-72页
    3.4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四章 暖化诱导土壤层间水溶解性有机质特征第74-93页
    4.1 引言第74-76页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76-80页
        4.2.1 土壤层间水采样第76页
        4.2.2 DOM浓度测定第76页
        4.2.3 紫外-可见光谱指数第76-77页
        4.2.4 三维荧光光谱指数第77-78页
        4.2.5 三维荧光光谱区域积分技术第78-79页
        4.2.6 统计分析第79-80页
    4.3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80-92页
        4.3.1 暖化诱导层间水溶解性有机质浓度变化第80-82页
        4.3.2 暖化诱导层间水有机质光谱特征变化第82-88页
        4.3.3 不同湿地层间水DOM光谱特征变化与有机质可降解性的关系第88-90页
        4.3.4 暖化湿地溶解性有机碳变化对湿地碳存储的重要意义第90-92页
    4.4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五章 暖化诱导湿地土-水界面磷库特征第93-110页
    5.1 引言第93-94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94-97页
        5.2.1 水体与土壤样品的采集第94页
        5.2.2 水体磷素分析第94-95页
        5.2.3 土壤磷素分级第95-96页
        5.2.4 表观磷素释放通量和潜在磷素释放通量的计算第96-97页
    5.3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97-108页
        5.3.1 土壤层间水与上覆水磷素浓度变化特征第97-99页
        5.3.2 土壤层间水与上覆水磷素释放通量变化特征第99-103页
        5.3.3 暖化条件下磷素释放通量的讨论第103-105页
        5.3.4 暖化湿地土壤磷素变化特征第105-108页
    5.4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第六章 暖化诱导土壤微生物碳-磷生态功能变化特征第110-132页
    6.1 引言第110-111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111-114页
        6.2.1 土-水界面环境因子的原位测定第111-112页
        6.2.2 功能基因微阵列技术测定微生物功能基因第112页
        6.2.3 土壤微生物需氧量与还原能力测定第112-113页
        6.2.4 统计分析第113-114页
    6.3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114-130页
        6.3.1 暖化诱导的土-水界面环境因子变化第114-116页
        6.3.2 土壤微生物功能基因变化第116-122页
        6.3.3 土壤微生物需氧量与还原能力分析第122-126页
        6.3.4 微生物功能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126-128页
        6.3.5 微生物功能变化与磷素释放的关系第128-130页
    6.4 本章小结第130-132页
第七章 暖化诱导土壤微生物碳-磷内稳态变化特征第132-147页
    7.1 引言第132-133页
    7.2 材料与方法第133-136页
        7.2.1 土壤与水体碳磷分析第133-134页
        7.2.2 土壤微生物内稳态的表征第134-135页
        7.2.3 统计分析第135-136页
    7.3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136-145页
        7.3.1 暖化作用下土壤碳组分以及潜在磷释放通量的变化第136页
        7.3.2 暖化条件下微生物内稳态变化第136-137页
        7.3.3 微生物内稳态与土壤碳磷循环第137-145页
    7.4 本章小结第145-147页
第八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第147-151页
    8.1 主要结论第147-149页
    8.2 创新点第149-150页
    8.3 研究展望第150-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4页
作者简介第164页
攻读硕-博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第164-165页
其他发表论文第165-166页
以投稿论文第166页
工程专利第166页
参加学术会议第166-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GF-2和BMP-2诱导低密度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成骨分化的协调机制研究
下一篇:白腐真菌对废水中镉和2,4-二氯酚的去除及其生理响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