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土壤成分论文

延边苹果梨园土壤肥力及不同结合态腐殖质分布特征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9页
前言第16-1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30页
    1.1 果园土壤肥力演化与腐殖质研究第17-21页
        1.1.1 土壤腐殖质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7-19页
        1.1.2 果园土壤腐殖质研究第19-20页
        1.1.3 果林复合生态系统研究第20-21页
    1.2 苹果梨园土壤研究概况第21-23页
        1.2.1 苹果梨生产概况第21页
        1.2.2 苹果梨园土壤研究第21-23页
    1.3 研究内容、意义和创新点第23-25页
        1.3.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3.2 研究意义第24页
        1.3.3 创新点第24-25页
    参考文献第25-30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0-40页
    2.1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第30页
    2.2 供试果园概况第30-31页
        2.2.1 延边大学苹果梨园第30页
        2.2.2 延边华龙果树农场苹果梨园第30-31页
    2.3 试验区设计与实施第31页
    2.4 样品采集与制备第31-33页
        2.4.1 苹果梨园土壤剖面样品采集第31-33页
        2.4.2 坡位试验样品采集第33页
        2.4.3 果树行间利用方式试验样品采集第33页
        2.4.4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样品采集第33页
    2.5 土壤样品测试与分析方法第33-38页
        2.5.1 土壤矿质养分测定第33页
        2.5.2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第33-34页
        2.5.3 土壤团聚体测定与评价第34-35页
        2.5.4 土壤颗粒有机碳分析第35页
        2.5.5 腐殖质各组分的提取和纯化第35-36页
        2.5.6 土壤腐殖质结构分析第36-37页
        2.5.7 土壤腐殖酸基本性质的测定第37-38页
    2.6 数据处理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0页
第三章 苹果梨园土壤矿质养分分布特征第40-55页
    3.1 苹果梨园土壤剖面矿质养分特征第40-46页
        3.1.1 苹果梨园土壤剖面 pH 状况第40-41页
        3.1.2 苹果梨园土壤剖面有机质含量状况第41-43页
        3.1.3 苹果梨园土壤剖面全量养分分布状况第43-45页
        3.1.4 苹果梨园土壤剖面速效养分分布状况第45-46页
    3.2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矿质养分分布特征第46-49页
        3.2.1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 pH 状况第47页
        3.2.2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有机质分布第47页
        3.2.3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全量养分分布第47-48页
        3.2.4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速效养分分布第48-49页
    3.3 讨论第49-51页
        3.3.1 苹果梨园土壤剖面矿质养分分布特征第49-50页
        3.3.2 不同种植年限苹果梨园土壤矿质养分分布特征第50-51页
    3.4 小结第51-52页
        3.4.1 苹果梨园土壤剖面矿质养分分布特征第51-52页
        3.4.2 不同种植年限苹果梨园土壤矿质养分分布特征第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第四章 苹果梨园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特征第55-78页
    4.1 苹果梨园剖面土壤物理性质第56-61页
        4.1.1 苹果梨园剖面土壤容重、孔隙度变化第56-58页
        4.1.2 苹果梨园剖面土壤自然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变化第58-59页
        4.1.3 苹果梨园剖面土壤质地变化第59-61页
    4.2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物理性质状况第61-64页
        4.2.1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容重、孔隙度状况第61-62页
        4.2.2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吸湿水、田间持水量状况第62-64页
    4.3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与稳定性第64-69页
        4.3.1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团聚体分布第64-66页
        4.3.2 苹果梨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特征第66-68页
        4.3.3 土壤团聚体破坏率与容重第68-69页
    4.4 讨论第69-72页
        4.4.1 苹果梨园剖面土壤物理性质第69-70页
        4.4.2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物理性质第70-71页
        4.4.3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与稳定性第71-72页
    4.5 小结第72-74页
        4.5.1 苹果梨园剖面土壤物理性质第72-73页
        4.5.2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物理性质状况第73页
        4.5.3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与稳定性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第五章 苹果梨园土壤结合态腐殖质分布特征第78-109页
    5.1 苹果梨园土壤剖面结合态腐殖质分布特征第78-83页
        5.1.1 松结态腐殖质第78-80页
        5.1.2 稳结态腐殖质第80-82页
        5.1.3 紧结态腐殖质第82页
        5.1.4 不同结合形态腐殖质的相对含量第82-83页
        5.1.5 腐殖质松/紧比第83页
    5.2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结合态腐殖质分布特征第83-90页
        5.2.1 土壤腐殖质总量第84-85页
        5.2.2 土壤松结态腐殖质第85-87页
        5.2.3 土壤稳结态腐殖质第87-89页
        5.2.4 土壤紧结态腐殖质第89页
        5.2.5 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的相对含量与松紧比第89-90页
    5.3 苹果梨园不同坡位土壤结合态腐殖质再分配特征第90-98页
        5.3.1 腐殖质总量第90-91页
        5.3.2 松结态腐殖质第91-93页
        5.3.3 稳结态腐殖质第93-94页
        5.3.4 紧结态腐殖质第94-95页
        5.3.5 坡位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再分布特征第95-98页
    5.4 讨论第98-103页
        5.4.1 土壤剖面结合态腐殖质分布特征第98-99页
        5.4.2 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结合态腐殖质分布特征第99-100页
        5.4.3 不同坡位土壤结合态腐殖质再分配特征第100-103页
    5.5 小结第103-105页
        5.5.1 土壤剖面结合态腐殖质分布特征第103-104页
        5.5.2 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结合态腐殖质分布特征第104页
        5.5.3 不同坡位土壤结合态腐殖质再分配特征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9页
第六章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结构特征第109-146页
    6.1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的元素组成特征第109-114页
        6.1.1 土壤松结态腐殖质 FA 元素组成第110-111页
        6.1.2 土壤松结态腐殖质 HA 元素组成第111-112页
        6.1.3 土壤稳结态腐殖质 FA 元素组成第112页
        6.1.4 土壤稳结态腐殖质 HA 元素组成第112-113页
        6.1.5 土壤不同结合形态腐殖质元素含量比较第113-114页
    6.2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的紫外特征第114-115页
        6.2.1 结合态 HA 的 E_4/E_6和色调系数(ΔlgK)第114页
        6.2.2 结合态 HA 的 UV-Vis 光谱第114-115页
    6.3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的红外光谱特征第115-120页
        6.3.1 松结态 HA 的红外光谱特征第115-117页
        6.3.2 稳结态 HA 的红外光谱特征第117-118页
        6.3.3 松结态 FA 的红外光谱特征第118-119页
        6.3.4 稳结态 FA 的红外光谱特征第119-120页
    6.4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的热性质和热力学稳定性第120-128页
        6.4.1 松结态 HA 的热性质和热力学稳定性第120-122页
        6.4.2 稳结态 HA 的热性质和热力学稳定性第122-124页
        6.4.3 松结态 FA 的热性质和热力学稳定性第124-126页
        6.4.4 稳结态 FA 的热性质和热力学稳定性第126-128页
    6.5 苹果梨园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的核磁共振波谱第128-131页
        6.5.1 松结态 HA 的固态~(13)C-NMR 波谱第128-129页
        6.5.2 稳结态 HA 的固态~(13)C-NMR 波谱第129-131页
    6.6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腐殖质含氧官能团组成特征第131-136页
        6.6.1 松结态 HA 的官能团含量第132-133页
        6.6.2 稳结态 HA 的官能团含量第133-134页
        6.6.3 松结态 FA 的官能团含量第134页
        6.6.4 稳结态 FA 的官能团含量第134-135页
        6.6.5 各种官能团在不同结合形态腐殖质中的分布第135-136页
    6.7 讨论第136-140页
    6.8 小结第140-142页
        6.8.1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的元素组成第140-141页
        6.8.2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的紫外特征第141页
        6.8.3 苹果梨园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的红外光谱特征第141页
        6.8.4 苹果梨园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的热性质和热力学稳定性第141页
        6.8.5 苹果梨园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的核磁共振波谱第141-142页
        6.8.6 苹果梨园不同种植年限结合形态 HA 的官能团含量第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46页
第七章 苹果梨园间作土壤结合态腐殖质分布特征第146-158页
    7.1 间作土壤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分布特征第147-148页
    7.2 间作土壤松结态腐殖质分布特征第148-150页
        7.2.1 松结态腐殖质含量第148-149页
        7.2.2 松结态 FA、HA 及 H/F 比第149-150页
    7.3 间作土壤稳结态腐殖质分布特征第150-151页
        7.3.1 稳结态腐殖质含量第150页
        7.3.2 稳结态 FA、HA 及 H/F 比第150-151页
    7.4 间作土壤紧结态腐殖质分布特征第151-152页
    7.5 结合态腐殖质相对含量与松紧比第152-153页
    7.6 讨论第153-154页
    7.7 小结第154-155页
        7.7.1 腐殖质总量及各结合态腐殖质含量第154页
        7.7.2 行间种草对腐殖质含量的影响第154-155页
        7.7.3 腐殖质结合态组分的相对含量与松紧比第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58页
第八章 结论第158-164页
作者简介第164-165页
致谢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模块沙障的构建及其防护效益研究
下一篇:基于光场操控的远场超分辨显微机理及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