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9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海洋工程的防腐蚀技术 | 第14-20页 |
1.2.1 阴极保护技术 | 第14-18页 |
1.2.2 防腐蚀涂层 | 第18-19页 |
1.2.3 其他防腐蚀技术 | 第19-20页 |
1.3 深海阴极保护技术研究进展 | 第20-30页 |
1.3.1 深海环境因素对阴极保护过程的影响 | 第20-23页 |
1.3.2 深海阳极的性能及选择 | 第23-24页 |
1.3.3 深海阴极保护实海试验 | 第24-27页 |
1.3.4 氢脆 | 第27-28页 |
1.3.5 深海防腐涂层 | 第28-30页 |
1.4 阴极保护优化技术 | 第30-37页 |
1.4.1 阴极保护初始电流密度计算半经验公式 | 第30-31页 |
1.4.2 计算机数值模拟及优化 | 第31-37页 |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37-39页 |
1.5.1 本文研究意义 | 第37-38页 |
1.5.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38-39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39-4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2.1.1 试样成分 | 第39页 |
2.1.2 试样制备 | 第39页 |
2.1.3 实验介质 | 第39页 |
2.2 实验装置及过程 | 第39-42页 |
2.2.1 温度和溶解氧实验 | 第39-41页 |
2.2.2 流速实验 | 第41页 |
2.2.3 静水压力实验 | 第41-42页 |
2.4 实验分析方法 | 第42-45页 |
2.4.1 电化学阻抗谱(EIS) | 第42-43页 |
2.4.2 线性极化电阻法(LPR) | 第43页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和能量色散 X 衍射谱(EDX) | 第43-44页 |
2.4.4 X 射线衍射(XRD) | 第44-45页 |
第三章 深海阴极保护过程研究 | 第45-83页 |
3.1 引言 | 第45页 |
3.2 温度对阴极保护过程的影响 | 第45-57页 |
3.2.1 阴极保护电位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 | 第45-46页 |
3.2.2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第46-49页 |
3.2.3 线性极化曲线测试 | 第49-51页 |
3.2.4 形貌分析 | 第51-56页 |
3.2.5 小结 | 第56-57页 |
3.3 溶解氧对阴极保护过程的影响 | 第57-66页 |
3.3.1 阴极保护电位随溶解氧浓度和时间的变化 | 第57-58页 |
3.3.2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第58-60页 |
3.3.3 线性极化曲线测试 | 第60-61页 |
3.3.4 形貌分析 | 第61-65页 |
3.3.5 小结 | 第65-66页 |
3.4 流速对阴极保护过程的影响 | 第66-74页 |
3.4.1 阴极保护电位随流速和时间的变化 | 第66页 |
3.4.2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第66-68页 |
3.4.3 线性极化曲线测试 | 第68-69页 |
3.4.4 形貌分析 | 第69-73页 |
3.4.5 小结 | 第73-74页 |
3.5 压力对阴极保护过程的影响 | 第74-83页 |
3.5.1 阴极保护电位随压力和时间的变化 | 第74页 |
3.5.2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第74-76页 |
3.5.3 线性极化曲线测试 | 第76-78页 |
3.5.4 形貌分析 | 第78-82页 |
3.5.5 小结 | 第82-83页 |
第四章 深海温跃层环境下海管阴极保护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83-111页 |
4.1 引言 | 第83-84页 |
4.2 温跃层环境下海管阴极保护系统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84-86页 |
4.2.1 物理模型描述 | 第84-85页 |
4.2.2 模拟实验 | 第85-86页 |
4.3 温跃层环境下海管阴极保护系统有限元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86-93页 |
4.3.1 有限元数学模型描述 | 第86-90页 |
4.3.2 边界条件求解 | 第90-93页 |
4.4 计算结果及误差分析 | 第93-103页 |
4.4.1 有限元计算及结果显示 | 第93-98页 |
4.4.2 模型校正 | 第98-101页 |
4.4.3 误差分析 | 第101-103页 |
4.5 模型应用 | 第103-109页 |
4.6 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11-114页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11-112页 |
5.1.1 深海阴极保护过程研究 | 第111页 |
5.1.2 温跃层环境下海管阴极保护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11-112页 |
5.2 论文创新点 | 第112页 |
5.3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
个人简历 | 第13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31-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