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缩略语表 | 第15-17页 |
前言 | 第17-19页 |
第一部分 我国支气管哮喘患病率调查 | 第19-31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19-23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1.1.1 目标人群 | 第19页 |
1.1.2 选标准 | 第19页 |
1.2 调查方法 | 第19-22页 |
1.2.1 样本量确定 | 第19-20页 |
1.2.2 多阶整群随机抽样 | 第20页 |
1.2.3 户调查 | 第20-21页 |
1.2.4 哮喘确诊或排除标准 | 第21页 |
1.2.5 数据录入 | 第21-22页 |
1.2.6 现场调查的质量控制 | 第22页 |
1.3 统计学方法 | 第22-23页 |
2 结果 | 第23-28页 |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第23页 |
2.2 哮喘患病情况 | 第23-28页 |
2.2.1 不同地区哮喘患病率 | 第23-26页 |
2.2.2 不同年龄层哮喘累积患病率 | 第26-27页 |
2.2.3 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人群哮喘患病率 | 第27-28页 |
3 讨论 | 第28-30页 |
3.1 调查对象的代表性以及数据的可靠性 | 第28页 |
3.2 全国哮喘患病情况 | 第28-29页 |
3.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29-30页 |
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二部分 我国支气管哮喘发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 第31-37页 |
1 对象和方法 | 第31-32页 |
1.1 对象 | 第31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1.2.1 调查问卷 | 第31页 |
1.2.2 调查方法 | 第31-32页 |
1.3 统计学方法 | 第32页 |
2 结果 | 第32-34页 |
2.1 哮喘患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第32-34页 |
3 讨论 | 第34-36页 |
3.1 全国哮喘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 第34-35页 |
3.1.1 宿主因素 | 第34-35页 |
3.1.2 环境因素 | 第35页 |
3.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35-36页 |
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部分 我国支气管哮喘人群临床特征调查 | 第37-46页 |
1 对象和方法 | 第37页 |
1.1 对象 | 第37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37页 |
1.2.1 调查问卷 | 第37页 |
1.2.2 调查方法 | 第37页 |
1.3 统计学方法 | 第37页 |
2 结果 | 第37-40页 |
2.1 哮喘人群的一般特征 | 第37-38页 |
2.2 哮喘发作诱发因素 | 第38页 |
2.3 哮喘发作或加重时症状 | 第38-39页 |
2.4 哮喘患者家族史 | 第39页 |
2.5 哮喘患者吸烟史 | 第39-40页 |
2.6 哮喘合并症 | 第40页 |
3 讨论 | 第40-45页 |
3.1 我国哮喘患者的临床特征 | 第40-44页 |
3.1.1 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 | 第40-41页 |
3.1.2 哮喘发作或加重的诱发因素 | 第41-42页 |
3.1.3 哮喘患者家族史 | 第42-43页 |
3.1.4 哮喘患者吸烟史 | 第43页 |
3.1.5 哮喘合并症 | 第43-44页 |
3.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4-45页 |
4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部分 我国支气管哮喘控制现状以及疾病认知和管理的情况 | 第46-55页 |
1 对象和方法 | 第46-47页 |
1.1 对象 | 第46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46-47页 |
1.2.1 调查问卷 | 第46-47页 |
1.2.2 入户调查 | 第47页 |
1.2.3 数据录入 | 第47页 |
1.3 统计分析 | 第47页 |
2 结果 | 第47-51页 |
2.1 全国哮喘患者的控制现状 | 第47-49页 |
2.1.1 全国不同地区哮喘控制水平 | 第47-48页 |
2.1.2 疾病加重情况 | 第48页 |
2.1.3 哮喘患者疾病认知与控制的关系 | 第48页 |
2.1.4 吸烟与哮喘控制现状 | 第48-49页 |
2.2 疾病的认知和管理 | 第49-50页 |
2.2.1 哮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 第49页 |
2.2.2 哮喘患者的管理 | 第49-50页 |
2.3 哮喘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2.3.1 对日常活动的影响 | 第50-51页 |
2.3.2 对心理方面的影响 | 第51页 |
3 讨论 | 第51-54页 |
3.1 全国哮喘的控制水平 | 第51-53页 |
3.2 哮喘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 第53页 |
3.3 研究的意义与展望 | 第53-54页 |
4 小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特色与创新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78页 |
附录1 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 | 第64-73页 |
附录2 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知情同意书 | 第73-74页 |
附录3 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人员职责及现场工作准则 | 第74-77页 |
附录4 疑似哮喘患者进一步检查知情同意书 | 第77-78页 |
综述 | 第7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个人简历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