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1. 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化严重的社会背景 | 第10-11页 |
1.1.2. 新人口政策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 | 第11页 |
1.1.3. 外来务工子女就学的迫切压力 | 第11-13页 |
1.1.4. 碑林区小学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4. 研究的框架 | 第17-18页 |
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8-27页 |
2.1. 中小学布局研究 | 第18-21页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2.2. 学区规划相关研究 | 第21-23页 |
2.2.1. 国外学区规划研究 | 第21-22页 |
2.2.2. 国内学区相关研究 | 第22-23页 |
2.3. 外来务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相关研究 | 第23-25页 |
2.3.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23-24页 |
2.3.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4-25页 |
2.4. GIS在中小学空间布局的应用研究 | 第25-27页 |
2.4.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5页 |
2.4.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25-27页 |
3.碑林区小学现状及相关规划分析 | 第27-44页 |
3.1. 碑林区基本概况 | 第27-31页 |
3.1.1. 社会经济与人口概况 | 第27-29页 |
3.1.2. 教育基础概况 | 第29页 |
3.1.3. 外来务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3.2. 碑林区小学现状分析 | 第31-39页 |
3.2.1. 小学空间布局 | 第31-33页 |
3.2.2. 小学资源设施配置 | 第33-38页 |
3.2.3. 学校教育资源差异与问题 | 第38-39页 |
3.3. 碑林区相关规划分析 | 第39-43页 |
3.3.1. 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 第39-41页 |
3.3.2. 碑林区分区规划(2008—2020) | 第41-42页 |
3.3.3. 碑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 第42页 |
3.3.4. 西安市最新的义务教育政策分析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碑林区小学学区供需配置分析 | 第44-68页 |
4.1. 碑林区小学学校与现状学区的供需分析 | 第44-52页 |
4.1.1. 现有学校的供应分析 | 第44-46页 |
4.1.2. 学区的实际需求分析 | 第46-49页 |
4.1.3. 学区实际供需对比分析 | 第49-52页 |
4.2. 新政策下的就学人口规模预测 | 第52-60页 |
4.2.1. 人口变动对基础教育均衡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4.2.2. “二孩”政策下人口预测研究 | 第53-56页 |
4.2.3. 外来务工子女就学政策变动下就学人口的增长 | 第56-58页 |
4.2.4. 碑林区人口规模预测 | 第58-60页 |
4.3. 需求角度下小学设施配置标准研究 | 第60-67页 |
4.3.1. 研究思路 | 第60-61页 |
4.3.2. 指标探讨 | 第61-64页 |
4.3.3. 班额数研究 | 第64-66页 |
4.3.4. 碑林区指标确定 | 第66-67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67-68页 |
5.碑林区小学空间服务水平研究 | 第68-83页 |
5.1. 学校的实际服务范围研究 | 第68-76页 |
5.1.1. 传统规划范围与实际距离覆盖范围比较 | 第68-70页 |
5.1.2. 学校覆盖效率分析 | 第70-73页 |
5.1.3. 行政区间学校服务水平比较 | 第73-76页 |
5.2. 居民点的就学便捷度研究 | 第76-78页 |
5.2.1. 居民点服务半径内可供选择的学校数 | 第76-77页 |
5.2.2. 居民点就近入学距离研究 | 第77-78页 |
5.3. 基于公平角度的小学服务范围研究 | 第78-82页 |
5.3.1. 就近入学 | 第78-79页 |
5.3.2. 基于泰森多边形的服务区划分 | 第79-80页 |
5.3.3. 泰森多边形服务区与现状学区的比较 | 第80-8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6.碑林区小学学区划分策略研究 | 第83-95页 |
6.1. 碑林区小学现状学区划分及存在问题 | 第83-87页 |
6.1.1. 传统学区划分 | 第83页 |
6.1.2. 碑林区现状学区划分的空间分布 | 第83-85页 |
6.1.3. 现状学区存在的问题 | 第85-87页 |
6.2. 布局规划方法与学区划分的矛盾 | 第87-89页 |
6.2.1. 布局规划方法分析 | 第87-88页 |
6.2.2. 布局规划与学区划分的矛盾 | 第88-89页 |
6.3. 基于供需平衡的碑林区小学学区划分策略 | 第89-93页 |
6.3.1. 研究目标和方法 | 第89页 |
6.3.2. 供需平衡下碑林区学区划分的思路 | 第89-93页 |
6.3.3. 小学学区划分策略总结 | 第9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7.碑林区小学学区划分的优化调整 | 第95-103页 |
7.1. 碑林区小学学校布局调整 | 第95-98页 |
7.1.1. 碑林区小学布局调整策略 | 第95页 |
7.1.2. 碑林区小学学校布局调整 | 第95-98页 |
7.2. 碑林区小学学区划分调整 | 第98-101页 |
7.2.1. 学区划分调整 | 第98-99页 |
7.2.2. 现状学区与规划学区对比 | 第99-101页 |
7.3. 学区优化的制度保障 | 第101-103页 |
7.3.1. 突破行政边界,均衡配置资源 | 第101页 |
7.3.2. 加强学区交流,促进互助发展 | 第101-102页 |
7.3.3. 优化编制制度,鼓励多方共建 | 第102-103页 |
8.研究结论与后续展望 | 第103-105页 |
8.1. 研究成果 | 第103-104页 |
8.2. 研究不足与后续展望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3页 |
附录一:图表目录 | 第113-117页 |
图录 | 第113-115页 |
表录 | 第115-117页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第117-119页 |
附录三:西安市碑林区公立小学基本情况 | 第119-122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