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我国网络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的传播效果研究--以新浪网“恒天然奶粉事件”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9页
        1.1.1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概述第15-17页
        1.1.2 网络媒体的发展第17-18页
        1.1.3 网络媒体与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第18-19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页
    1.3 文献综述第19-23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9-21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21-23页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23-24页
        1.4.1 研究方法第23-24页
        1.4.2 创新之处第24页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4-26页
        1.5.1 层面效果理论第24-25页
        1.5.2 议程设置理论第25页
        1.5.3 使用与满足理论第25-26页
第二章 食品安全事件的网络信息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第26-36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6-28页
        2.1.1 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事件第26-27页
        2.1.2 食品安全事件报道和网络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第27页
        2.1.3 网络传播主体第27-28页
        2.1.4 网络传播主体传播目的第28页
    2.2 食品安全事件的网络信息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第28-30页
        2.2.1 食品安全事件的网络信息对受众的认知影响第29页
        2.2.2 食品安全事件的网络信息对受众的态度影响第29-30页
        2.2.3 食品安全事件的网络信息对受众的行为影响第30页
    2.3 影响食品安全事件的网络信息传播效果的因素第30-36页
        2.3.1 传播主体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第31-32页
        2.3.2 传播内容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第32-33页
        2.3.3 传播客体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第33-34页
        2.3.4 传播渠道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第34-35页
        2.3.5 传播方式和技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第35-36页
第三章 网络媒体对“新西兰-恒天然毒奶粉”事件的报道分析——以新浪网为例第36-51页
    3.1 从新浪网看“新西兰-恒天然毒奶粉”事件的网络信息传播第36-47页
        3.1.1 食品安全事件的选择第36-37页
        3.1.2 样本的选取和分析第37-39页
            3.1.2.1 样本的选取第37-38页
            3.1.2.2 样本时间段的选择第38页
            3.1.2.3 类目建构及编码第38-39页
        3.1.3 对样本进行的数据分析和研究发现第39-47页
            3.1.3.1 新闻报道数量第39-41页
            3.1.3.2 报道体裁分布第41-42页
            3.1.3.3 报道主题分布第42-43页
            3.1.3.4 消息来源分布第43-44页
            3.1.3.5 新闻来源分布第44-45页
            3.1.3.6 报道呈现方式第45-46页
            3.1.3.7 报道基调分布第46-47页
    3.2 网络媒体议程设置对食品安全事件传播效果的影响第47-51页
        3.2.1“拟态环境”下网络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力第47-48页
        3.2.2 网络媒体议程设置的“扳机效应”第48-49页
        3.2.3 网络媒体议程设置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第49-51页
第四章 网络媒体对“新西兰-恒天然毒奶粉”事件报道的传播效果调查与分析——以新浪网等新闻网站为例第51-73页
    4.1 研究问题与假设第51-52页
    4.2 研究的具体设计第52-56页
        4.2.1 调查问卷设计第52页
        4.2.2 数据样本与分析工具第52-53页
        4.2.3 信度和效度检验第53-56页
    4.3 研究内容与数据分析第56-73页
        4.3.1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第56-57页
        4.3.2 被调查者对所调查的食品安全事件知晓度第57-58页
        4.3.3 被调查者对所调查的食品安全事件知晓渠道第58-60页
        4.3.4 被调查者对知晓渠道可信度的看法第60-61页
        4.3.5 网络受众获取食品安全事件信息的渠道分析第61-63页
        4.3.6 网络受众对网络食品安全事件报道内容的关注情况第63-66页
        4.3.7 网络受众对网络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的参与度分析第66-67页
        4.3.8 网络受众对网络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的认知情况第67-68页
        4.3.9 网络受众对网络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的态度分析第68-71页
        4.3.10网络受众对网络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的行为改变第71-73页
第五章 网络媒体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的传播效果研究总结第73-81页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第73-77页
        5.1.1 网络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符合危机传播规律第73-74页
        5.1.2 网络食品安全事件报道以负面消息为主第74页
        5.1.3 网络食品安全事件报道议题多元化第74-75页
        5.1.4 报道的消息来源和新闻来源均有偏好性第75页
        5.1.5 报道对网络受众的认知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第75-76页
        5.1.6 报道对网络受众的态度产生负面消极的影响第76页
        5.1.7 报道对网络受众的个人行为产生短期的影响第76-77页
    5.2 提高网络媒体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的传播效果的途径第77-80页
        5.2.1 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第77-78页
        5.2.2 食品安全事件报道须真实公正第78页
        5.2.3 加强食品安全科学知识的普及第78-79页
        5.2.4 提高网络受众的媒介素养第79-80页
    5.3 研究的局限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附录第85-89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遗传算法的个人信用风险组合评估研究
下一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微博意见领袖识别研究--以“复旦大学投毒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