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超短波无线网络监测系统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9页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1 MIL-STD188220协议研究现状第15页
        1.2.2 自组织网入侵检测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第18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8-19页
第二章 无线Ad Hoc网络监测系统设计第19-26页
    2.1 无线Ad Hoc网络安全性分析第19-20页
        2.1.1 无线Ad Hoc网络的特点第19页
        2.1.2 无线Ad Hoc网络的安全隐患第19-20页
    2.2 入侵检测系统第20-22页
        2.2.1 入侵检测的原理第20-21页
        2.2.2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第21-22页
    2.3 系统设计方案第22-24页
        2.3.1 监测节点第23页
        2.3.2 融合分析中心第23-24页
        2.3.3 用户接第24页
    2.4 研究方法第24-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220D自组织网协议分析第26-51页
    3.1 MIL-STD188220D协议第26-37页
        3.1.1 物理层第27-30页
        3.1.2 数据链路层第30-33页
        3.1.3 网络层第33-34页
        3.1.4 220D/IP网络协议栈第34-37页
    3.2 220D实验平台设计第37-45页
        3.2.1 实验平台的硬件组成第37-39页
        3.2.2 220D实验平台的软件设计第39-45页
    3.3 性能测试和分析第45-50页
        3.3.1 数据包解析测试第46-48页
        3.3.2 丢包率测试第48-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数据捕获系统设计第51-69页
    4.1 软件无线电技术第51-53页
    4.2 软件无线电接收机的安装第53-55页
        4.2.1 uSDR3500平台的特点第53-54页
        4.2.2 射频板接收信号测试第54-55页
    4.3 FSK接收机设计第55-63页
        4.3.1 调制解调链路设计第56-58页
        4.3.2 数字变频链路设计第58-62页
        4.3.3 链路仿真测试第62-63页
    4.4 接收机性能测试和分析第63-68页
        4.4.1 信号的测试第65-66页
        4.4.2 误码率测试第66-68页
    4.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基于HMM的入侵检测方法研究第69-85页
    5.1 HMM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第69-71页
    5.2 HMM的关键算法第71-75页
        5.2.1 前向后向算法第72-73页
        5.2.2 维特比算法第73-74页
        5.2.3 Baum-Welch算法第74-75页
    5.3 一种改进的HMM入侵检测方法第75-81页
        5.3.1 数据来源的问题第75-76页
        5.3.2 模型参数第76-77页
        5.3.3 模型的训练过程第77-78页
        5.3.4 模型的检测过程第78-79页
        5.3.5 检测方法可行性分析第79-81页
    5.4 检测模型性能测试第81-84页
        5.4.1 泛洪攻击的类型第81-82页
        5.4.2 检测性能评估的测试方法第82页
        5.4.3 测试结果和分析第82-84页
    5.5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5-87页
    6.1 总结第85-86页
    6.2 展望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个人简历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宽带卫星移动信道的研究与模拟实现
下一篇:机载相控阵雷达KA-STAP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