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的混凝预处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及其特点 | 第11-14页 |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 | 第11-12页 |
·垃圾渗滤液的性质及特点 | 第12-14页 |
·影响垃圾渗滤液成分和性质的因素 | 第14-16页 |
·垃圾成分对渗滤液水质的影响 | 第14-15页 |
·填埋场填埋时间对渗滤液水质的影响 | 第15页 |
·填埋工艺对渗滤液水质的影响 | 第15-16页 |
·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渗滤液水质的影响 | 第16页 |
·垃圾渗滤液的污染危害 | 第16-17页 |
·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简介 | 第17-21页 |
·生物处理法 | 第18-19页 |
·物理化学方法 | 第19-20页 |
·土地处理法 | 第20-21页 |
·我国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现状 | 第21-22页 |
·课题前期研究结果简介 | 第22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22-23页 |
·研究方案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试验内容、方法及渗滤液主要性质 | 第24-30页 |
·试验内容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渗滤液制备 | 第24页 |
·不同混凝剂效果试验 | 第24页 |
·最佳混凝条件试验 | 第24-25页 |
·正交试验 | 第25页 |
·GC-MS试验 | 第25页 |
·试验所用药品、仪器和水质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试验用渗滤液性质 | 第26-30页 |
·渗滤液各主要指标 | 第26-28页 |
·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混凝剂选择试验 | 第30-39页 |
·混凝机理 | 第30-31页 |
·混凝机理概述 | 第30-31页 |
·胶粒与混凝剂水解产物的相互作用 | 第31页 |
·混凝剂的种类及选择 | 第31-32页 |
·混凝剂选择试验 | 第32-37页 |
·PFS的混凝效果 | 第33-34页 |
·PAC的混凝效果 | 第34页 |
·PFC的混凝效果 | 第34-35页 |
·AC的混凝效果 | 第35-36页 |
·FS的混凝效果 | 第36页 |
·混凝试验结果汇总 | 第36-37页 |
·最佳混凝剂的确定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PFC最佳混凝条件确定 | 第39-48页 |
·PH值选择试验 | 第39-40页 |
·投药量选择试验 | 第40-41页 |
·搅拌方式选择试验 | 第41-42页 |
·助凝剂选择试验 | 第42-43页 |
·沉淀时间选择试验 | 第43-44页 |
·温度选择试验 | 第44-45页 |
·最佳试验条件确定 | 第45-46页 |
·混凝试验结果分析 | 第46页 |
·组合工艺分析 | 第46-48页 |
·工艺合理性分析 | 第46页 |
·工艺经济可行性分析 | 第46-47页 |
·工艺去除效果分析 | 第47页 |
·预处理流程建议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正交试验与机理分析 | 第48-54页 |
·正交试验 | 第48-50页 |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 | 第48-49页 |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各因素对试验影响机理分析 | 第50-53页 |
·初始pH对混凝影响机理 | 第50-51页 |
·投药量对混凝影响机理 | 第51-52页 |
·搅拌方式对混凝影响机理 | 第52页 |
·沉淀时间对混凝影响机理 | 第52-53页 |
·反应温度对混凝影响机理 | 第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最佳试验条件处理前后渗滤液物质变化 | 第54-60页 |
·试验方法 | 第54-55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54页 |
·实验仪器及条件 | 第54-55页 |
·鉴别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55-59页 |
·定性分析结果 | 第55-58页 |
·对渗滤液中物质去除效果分析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及建议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建议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