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

酸敏感聚合物纳米载体用于阿达帕林经皮给药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3页
    1.1 经皮给药系统的简介第10-13页
        1.1.1 皮肤的结构及功能第10-11页
        1.1.2 药物经皮渗透的过程第11页
        1.1.3 体外经皮扩散的研究方法第11-13页
            1.1.3.1 扩散池的选择第11-12页
            1.1.3.2 膜材料的选择第12页
            1.1.3.3 供试液和接受液的选择第12-13页
    1.2 痤疮简介及常用治疗药物第13-15页
        1.2.1 痤疮的简介第13页
        1.2.2 痤疮的常用治疗药物第13-15页
            1.2.2.1 局部治疗第13-14页
            1.2.2.2 系统治疗第14-15页
    1.3 阿达帕林简介第15页
    1.4 阿达帕林及其他痤疮治疗外用制剂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1.5 pH 敏感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简介第17-19页
        1.5.1 器官水平的 pH 敏感第17-18页
        1.5.2 组织水平的 pH 敏感第18-19页
        1.5.3 细胞水平的 pH 敏感第19页
    1.6 药用丙烯酸树脂 Eudragit EPO 简介第19-20页
    1.7 课题的提出第20-21页
    1.8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阿达帕林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3-30页
    2.1 仪器与试剂第23-24页
        2.1.1 仪器第23页
        2.1.2 试剂第23-24页
    2.2 阿达帕林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4-25页
        2.2.1 储备液的配置第24页
        2.2.2 检测波长的选择第24页
        2.2.3 流动相的优化第24页
        2.2.4 色谱条件第24页
        2.2.5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4页
        2.2.6 检测限与定量限第24-2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5-29页
        2.3.1 检测波长的选择第25页
        2.3.2 流动相的优化第25-27页
        2.3.3 色谱条件第27页
        2.3.4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7-28页
        2.3.5 检测限与定量限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阿达帕林载药纳米粒水混悬液的制备第30-44页
    3.1 仪器与试剂第31页
        3.1.1 仪器第31页
        3.1.2 试剂第31页
        3.1.3 材料第31页
    3.2 阿达帕林载药纳米粒水混悬液的制备第31-35页
        3.2.1 稳定剂的选择第31-32页
        3.2.2 PVA(1%)-四氢呋喃体系的优化第32-33页
        3.2.3 PVA (1%) -(四氢呋喃:丙酮=1:1)体系的优化第33-34页
        3.2.4 PVA (1%) -(四氢呋喃:丙酮=1:1)体系下聚合物与药物的比例的优化第34-35页
        3.2.5 有机相与水相的混合方式的影响第35页
        3.2.6 PVA 分子量大小的影响第35页
    3.3 载药纳米粒水混悬的浓缩实验第35-36页
        3.3.1 载药纳米粒水混悬液的浓缩实验第35-36页
        3.3.2 数据处理第36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6-43页
        3.4.1 稳定剂的选择第36-37页
        3.4.2 PVA (1%) -四氢呋喃体系的优化第37-38页
        3.4.3 PVA (1%) -(四氢呋喃:丙酮=1:1)体系的优化第38-40页
        3.4.4 PVA (1%) -(四氢呋喃:丙酮=1:1)体系下聚合物与药物的比例的优化第40页
        3.4.5 有机相与水相的混合方式的影响第40页
        3.4.6 PVA 分子量大小的影响第40-41页
        3.4.7 载药纳米粒水混悬液的浓缩实验第41-43页
            3.4.7.1 低浓度葡聚糖溶液作为透析介质第41-42页
            3.4.7.2 高浓度葡聚糖溶液作为透析介质第42-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阿达帕林载药纳米粒的表征实验第44-53页
    4.1 仪器与试剂第44-45页
        4.1.1 仪器第44页
        4.1.2 试剂第44-45页
    4.2 阿达帕林载药纳米粒的制备及载药量的测定第45-46页
        4.2.1 阿达帕林载药纳米粒的制备第45页
        4.2.2 阿达帕林载药纳米粒载药量的测定第45-46页
    4.3 阿达帕林载药纳米粒粒径及 Zeta 电位的测定第46页
    4.4 阿达帕林载药纳米粒形态的观察第46页
    4.5 阿达帕林与聚合物载体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第46-47页
        4.5.1 阿达帕林载药纳米粒的 X 射线衍射(XRD)检测第46页
        4.5.2 阿达帕林载药纳米粒的差热分析(DTA)检测第46页
        4.5.3 阿达帕林载药纳米粒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检测第46-47页
    4.6 结果与讨论第47-52页
        4.6.1 阿达帕林载药纳米粒载药量的测定及粒径、Zeta 电位的测定第47-48页
        4.6.2 阿达帕林载药纳米粒形态的观察第48-49页
        4.6.3 阿达帕林与聚合物载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第49-52页
            4.6.3.1 阿达帕林载药纳米粒的 X 射线衍射 (XRD) 检测第49-50页
            4.6.3.2 阿达帕林载药纳米粒的差热分析 (DTA) 检测第50页
            4.6.3.3 阿达帕林载药纳米粒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 检测第50-52页
    4.7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酸敏感阿达帕林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放实验第53-58页
    5.1 仪器、试剂与材料第53-54页
        5.1.1 仪器第53页
        5.1.2 试剂第53-54页
        5.1.3 材料第54页
    5.2 酸敏感阿达帕林载药纳米粒的体外释放实验第54-56页
        5.2.1 阿达帕林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第54页
        5.2.2 膜材料的预处理第54页
        5.2.3 体外释放实验装置第54-55页
        5.2.4 体外释放实验第55-56页
        5.2.5 数据处理第56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6-57页
        5.3.1 阿达帕林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第56页
        5.3.2 体外释放实验第56-57页
    5.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酸敏感阿达帕林载药纳米粒水混悬液的体外经皮渗透实验第58-71页
    6.1 仪器、试剂与材料第58-59页
        6.1.1 仪器第58页
        6.1.2 试剂第58-59页
        6.1.3 材料第59页
    6.2 阿达帕林载药纳米粒水混悬液的体外经皮渗透研究第59-63页
        6.2.1 阿达帕林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第59页
        6.2.2 离体猪皮的制备与预处理第59-60页
        6.2.3 体外经皮渗透实验装置第60页
        6.2.4 体外经皮渗透实验第60-62页
            6.2.4.1 PDMS 膜渗透实验第60-61页
            6.2.4.2 离体猪皮渗透实验第61页
            6.2.4.3 数据处理第61-62页
        6.2.5 PDMS 膜的荧光定量分析第62页
            6.2.5.1 PDMS 膜荧光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第62页
            6.2.5.2 PDMS 膜荧光定量分析第62页
        6.2.6 角质层中药物含量测定第62-63页
            6.2.6.1 角质层中药物含量测定第62-63页
            6.2.6.2 数据处理第63页
        6.2.7 离体猪皮肤中药物分布的考察第63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63-70页
        6.3.1 阿达帕林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第63页
        6.3.2 阿达帕林载药纳米粒水混悬液的体外经皮渗透第63-66页
            6.3.2.1 PDMS 膜渗透实验第63-65页
            6.3.2.2 离体猪皮渗透实验第65-66页
        6.3.3 PDMS 膜的荧光定量分析第66-68页
            6.3.3.1 PDMS 膜荧光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第66页
            6.3.3.2 PDMS 膜荧光定量分析第66-68页
        6.3.4 角质层中药物含量测定第68-69页
        6.3.5 离体猪皮肤中药物分布的考察第69-70页
    6.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响应纳米金球作为非共价药物载体合成及性质研究
下一篇:应用PCR和DNA微列阵对肌营养不良的综合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