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论文--施工管理论文

项目联合体总承包模式的收益分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插图索引第11-12页
附表索引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2页
    1.1 本文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文献研究综述第14-19页
        1.2.1 项目联合体总承包模式的研究第14-15页
        1.2.2 收益及分配的研究第15-19页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9-20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20-22页
第2章 项目联合体总承包模式探讨第22-33页
    2.1 项目总承包的模式分析第22-24页
        2.1.1 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第23页
        2.1.2 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第23-24页
        2.1.3 交钥匙总承包模式第24页
        2.1.4 设计采购总承包/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第24页
    2.2 项目总承包联合体分析第24-30页
        2.2.1 项目总承包联合体的法律特征第25页
        2.2.2 项目总承包联合体的形式第25-27页
        2.2.3 项目总承包联合体各方的权责第27页
        2.2.4 项目联合体总承包的主要模式第27-29页
        2.2.5 项目联合体总承包模式的优越性第29-30页
    2.3 项目联合体总承包模式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0-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项目联合体总承包模式收益分配的理论研究第33-49页
    3.1 收益分配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3-34页
    3.2 收益分配的原则及影响因素第34-36页
        3.2.1 收益分配的原则第34-35页
        3.2.2 收益分配的影响因素第35-36页
    3.3 项目联合体总承包模式的收益构成及分配形式第36-40页
        3.3.1 收益构成第36-39页
        3.3.2 收益分配形式第39-40页
    3.4 项目联合体总承包模式的收益分配模型第40-46页
        3.4.1 基于成员实力的收益共享分配模型第40-41页
        3.4.2 基于成员优化贡献能力的收益共享分配模型第41-44页
        3.4.3 纳什谈判解及 Shapley 值法的原理第44-46页
    3.5 项目联合体总承包模式的收益分配程序第46-47页
    3.6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4章 不同项目联合体总承包模式的收益分配分析第49-72页
    4.1 设计企业为主体的联合体 DB 模式收益分配第49-54页
        4.1.1 问题的描述第49-50页
        4.1.2 基本假设和前提第50页
        4.1.3 收益分配模型建立第50-51页
        4.1.4 模型的求解及分析第51-54页
        4.1.5 算例检验第54页
    4.2 施工企业为主体的联合体 DB 模式收益分配第54-59页
        4.2.1 问题的描述第54-55页
        4.2.2 基本假设和前提第55页
        4.2.3 收益分配模型建立第55-56页
        4.2.4 模型的求解及分析第56-58页
        4.2.5 算例检验第58-59页
    4.3 设计企业为主体的联合体 EPC 模式收益分配第59-65页
        4.3.1 问题的描述第59页
        4.3.2 收益分配模型建立第59-60页
        4.3.3 模型的求解及分析第60-64页
        4.3.4 算例检验第64页
        4.3.5 收益分配的合理性分析第64-65页
    4.4 联合体项目总承包优化收益实现度分析第65-70页
        4.4.1 不同行动策略博弈的收益分析第66-68页
        4.4.2 总承包优化收益实现度的影响因素第68-69页
        4.4.3 促使总承包优化收益实现的约束机制第69-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5章 项目联合体总承包模式的收益分配实例分析第72-79页
    5.1 项目情况介绍第72页
    5.2 项目收益分配的实施第72-77页
    5.3 项目收益分配结果分析第77-79页
结论与展望第79-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建筑群冷热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二手车市场分析及进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