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涉病诗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6-11页 |
第一章 苏轼的身体状况与医术水平 | 第11-39页 |
第一节 苏轼的身体状况 | 第11-29页 |
一、 突发性疾病 | 第12-16页 |
二、 慢性疾病 | 第16-24页 |
三、 致死病症 | 第24-29页 |
第二节 苏轼学医的动因 | 第29-32页 |
第三节 苏轼的学医概述 | 第32-35页 |
第四节 苏轼的医学实践 | 第35-39页 |
第二章 苏轼涉病诗的内容及其创作情况 | 第39-57页 |
第一节 苏轼涉病诗创作概况与分类 | 第39-46页 |
第二节 苏轼涉病诗的与时空分布 | 第46-51页 |
第三节 苏轼涉病诗的病中心理探析 | 第51-57页 |
第三章 苏轼涉病诗的病中心理与自我疗救 | 第57-86页 |
第一节 病中心理的根源——儒家人格 | 第57-65页 |
第二节 病中心理的消解(上)——肉体的痛苦 | 第65-70页 |
第三节 病中心理的消解(下)——精神的痛苦 | 第70-78页 |
第四节 病中心理的超越 | 第78-86页 |
第四章 苏轼涉病诗的艺术特色 | 第86-100页 |
第一节 衰颓的主体形象 | 第86-89页 |
第二节 敏锐的生命触觉 | 第89-92页 |
第三节 典型的病态意象 | 第92-96页 |
第四节 清健的诗歌气格 | 第96-100页 |
结语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6页 |
附录 | 第106-122页 |
致谢 | 第122-124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