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水土保持论文

长汀水土流失区不同恢复阶段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引言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子第12-14页
        1.2.1 生物因素第12-13页
        1.2.2 土壤理化特性第13-14页
    1.3 干湿交替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第14-15页
    1.4 南方红壤退化区温室气体研究进展第15-16页
    1.5 研究内容第16-19页
        1.5.1 科学问题第16页
        1.5.2 目的意义第16-17页
        1.5.3 技术路线第17-19页
2 研究方法第19-27页
    2.1 试验地概况第19页
    2.2 土壤样品的采集第19-20页
    2.3 实验设计第20-23页
    2.4 气体样品的采集第23-24页
    2.5 分析方法第24页
    2.6 土壤取样与测试分析第24-25页
    2.7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5-27页
3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研究第27-37页
    3.1 结果分析第27-34页
        3.1.1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CO_2排放的特征第27-28页
        3.1.2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CH_4排放的特征第28-30页
        3.1.3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N_2O排放的特征第30-31页
        3.1.4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养分含量动态变化特征第31-34页
    3.2 讨论第34-36页
        3.2.1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CO_2排放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第34-35页
        3.2.2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CH_4排放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第35页
        3.2.3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N_2O排放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第35-36页
    3.3 小结第36-37页
4 干湿交替对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研究第37-50页
    4.1 结果分析第37-47页
        4.1.1 干湿交替对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CO_2排放的特征第37-38页
        4.1.2 干湿交替对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CH_4排放的特征第38-40页
        4.1.3 干湿交替对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N_2O排放的特征第40-44页
        4.1.4 干湿交替过程中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无机氮含量动态变化特征第44-47页
    4.2 讨论第47-49页
        4.2.1 干湿交替对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CO_2排放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第47-48页
        4.2.2 干湿交替对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CH_4排放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第48页
        4.2.3 干湿交替对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N_2O排放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第48-49页
    4.3 小结第49-50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0-53页
    5.1 结论第50-51页
    5.2 研究创新点第51页
    5.3 展望与不足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运动恢复结构摄影测量技术的崩岗侵蚀特征研究
下一篇:离子电动加固对花岗岩崩岗土体抗剪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