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 | 第14-17页 |
2 LTE-A系统概述 | 第17-23页 |
2.1 LTE系统架构 | 第17-18页 |
2.2 LTE-A标准对LTE的演进 | 第18-22页 |
2.2.1 LTE-A优化方向 | 第18-19页 |
2.2.2 LTE-A关键技术 | 第19-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LTE-A异构网络干扰分析 | 第23-43页 |
3.1 无线异构网络 | 第23-24页 |
3.2 低功率节点 | 第24-26页 |
3.3 LTE-A网络的干扰问题 | 第26-29页 |
3.3.1 无线通信干扰来源及其特征 | 第26-27页 |
3.3.2 LTE-A网络内的干扰 | 第27-29页 |
3.4 LTE-A异构网络主要干扰场景 | 第29-38页 |
3.4.1 LTE-A异构网络下行干扰场景 | 第30-34页 |
3.4.2 LTE-A异构网络上行干扰场景 | 第34-38页 |
3.5 典型干扰强度建模分析——宏小区用户对Pico基站的上行干扰 | 第38-41页 |
3.5.1 干扰建模 | 第38-39页 |
3.5.2 上行干扰强度分析 | 第39-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4 LTE-A异构网络干扰抑制与协调技术 | 第43-67页 |
4.1 传统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 | 第43-46页 |
4.1.1 干扰随机化 | 第43-44页 |
4.1.2 干扰删除 | 第44-45页 |
4.1.3 干扰协调 | 第45页 |
4.1.4 三种干扰抑制技术比较 | 第45-46页 |
4.2 LTE-A异构网络干扰协调技术 | 第46-52页 |
4.2.1 异构网络小区间时域干扰协调 | 第46-48页 |
4.2.2 异构网络小区间频域干扰协调 | 第48-51页 |
4.2.3 异构网络小区间协调功率控制 | 第51-52页 |
4.3 基于位置信息的动态功率控制干扰协调方案 | 第52-58页 |
4.3.1 基于位置信息的Femto基站下行发射功率控制算法 | 第53-56页 |
4.3.2 基于位置信息的Femto用户上行功率控制算法 | 第56-58页 |
4.4 算法仿真分析 | 第58-65页 |
4.4.1 系统模型 | 第58-59页 |
4.4.2 仿真参数 | 第59-61页 |
4.4.3 宏小区(Macrocell)层仿真性能分析 | 第61-63页 |
4.4.4 毫微微小区(Femtocell)层仿真性能分析 | 第63-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5 干扰对准技术在LTE-A异构网络中的应用 | 第67-81页 |
5.1 干扰对准原理 | 第67页 |
5.2 扰对准关键技术 | 第67-69页 |
5.2.1 预编码 | 第67-68页 |
5.2.2 反馈 | 第68-69页 |
5.3 经典同构网络多小区干扰对准算法 | 第69-70页 |
5.4 基于特征子信道的多小区干扰对准算法改进 | 第70-73页 |
5.4.1 发送端预编码矩阵算法优化 | 第70-72页 |
5.4.2 用户接收端滤波器设计 | 第72-73页 |
5.5 Macro-Femto双层异构网络下行干扰对准机制 | 第73-74页 |
5.6 算法仿真分析 | 第74-78页 |
5.6.1 宏小区(Macrocell)层仿真性能分析 | 第74-76页 |
5.6.2 毫微微小区(Femtocell)层仿真性能分析 | 第76-7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8-81页 |
6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作者简历 | 第87-9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