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 1.1.1 课题来源 | 第8页 |
| 1.1.2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1.3 课题研究目的 | 第9页 |
| 1.1.4 课题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1.2.1 理论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2.2 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5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1.4 研究方案与预期目标 | 第16-17页 |
| 1.4.1 研究方案 | 第16页 |
| 1.4.2 预期目标 | 第16-17页 |
| 第2章 古琴音乐与山水画的精神交互与表达 | 第17-28页 |
| 2.1 古琴音乐的时间与山水画的空间 | 第17-20页 |
| 2.1.1 古琴时间表达的空间构造 | 第17-18页 |
| 2.1.2 山水画空间的时间流动 | 第18-19页 |
| 2.1.3 空间与时间的精神交互与表达 | 第19-20页 |
| 2.2 古琴音乐的旋律与山水画的线条 | 第20-22页 |
| 2.2.1 山水画线条的旋律性 | 第20-21页 |
| 2.2.2 琴曲旋律的线性流动 | 第21页 |
| 2.2.3 线条与旋律的交融性 | 第21-22页 |
| 2.3 古琴音乐的意韵与山水画的气韵 | 第22-24页 |
| 2.3.1 古琴音乐的意韵 | 第22-23页 |
| 2.3.2 山水画的气韵 | 第23页 |
| 2.3.3 意韵与气韵的精神交融 | 第23-24页 |
| 2.4 音乐意象与山水意象的人文精神 | 第24-27页 |
| 2.4.1 音乐意象 | 第24-25页 |
| 2.4.2 山水意象 | 第25-26页 |
| 2.4.3 音乐意象与山水意象的交融性 | 第26-27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基于 Leap motion 的水墨风格声画交互设计 | 第28-38页 |
| 3.1 基于 Leap motion 的水墨风格声画交互设计阐述 | 第28-30页 |
| 3.1.1 音乐情感与山水意象 | 第28-29页 |
| 3.1.2 音乐意象的数字表达创意 | 第29-30页 |
| 3.2 基于 Leap motion 的声画交互设计的要素 | 第30-32页 |
| 3.2.1 古琴音乐要素 | 第30-31页 |
| 3.2.2 山水场景要素 | 第31-32页 |
| 3.3 基于 Leap motion 的水墨风格声画交互设计模块 | 第32-38页 |
| 3.3.1 基于 Unity 的水墨风格三维山水场景模块 | 第32-35页 |
| 3.3.2 基于 Leap motion 的虚拟数字古琴模块 | 第35-36页 |
| 3.3.3 基于频谱可视化算法的声画交互模块 | 第36-38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8页 |
| 第4章 水墨风格声画交互设计的艺术体验及文化认同测试 | 第38-51页 |
| 4.1 艺术体验要素及测试 | 第39-44页 |
| 4.1.1 艺术体验要素 | 第39-40页 |
| 4.1.2 艺术体验测试 | 第40-44页 |
| 4.2 水墨风格声画交互设计的文化认同度量表设计 | 第44-47页 |
| 4.2.1 文化认同理论 | 第44-45页 |
| 4.2.2 水墨风格声画交互设计的文化认知要素分析 | 第45-46页 |
| 4.2.3 水墨风格声画交互设计的文化认同度量表设计 | 第46-47页 |
| 4.3 水墨风格声画交互设计的文化认同的测试及分析 | 第47-50页 |
| 4.3.1 水墨风格声画交互设计的文化认同测试 | 第47-49页 |
| 4.3.2 水墨风格声画交互设计的文化认同效果分析 | 第49-5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附录 | 第56-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