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电能质量检测算法及网络化监测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电能质量扰动分析方法第12-15页
        1.2.2 电能质量监测技术第15-16页
        1.2.3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发展趋势第16-17页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电能质量概述及检测算法第19-33页
    2.1 电能质量的概念基础第19-24页
        2.1.1 电能质量的概念第19页
        2.1.2 电能质量问题的分类第19-20页
        2.1.3 电能质量的各项标准第20-24页
    2.2 电能质量扰动检测算法第24-30页
        2.2.1 快速傅里叶算法第24-25页
        2.2.2 小波变换法第25-26页
        2.2.3 Prony算法和数学形态学第26-27页
        2.2.4 卡尔曼滤波法第27-29页
        2.2.5 动态测度第29页
        2.2.6 Winger-Ville分布第29-30页
        2.2.7 S变换和Hilbert-Huang变换第30页
    2.3 算法的对比与总结第30-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基于改进广义S变换和改进HHT的电能质量检测算法第33-61页
    3.1 S变换基本理论第33-35页
        3.1.1 S变换的定义第33页
        3.1.2 一维连续S变换第33-34页
        3.1.3 一维离散S变换第34-35页
    3.2 广义S变换基本理论第35-36页
        3.2.1 广义S变换原理第35-36页
        3.2.2 广义S变换的讨论与分析第36页
    3.3 改进广义S变换基本理论第36-40页
        3.3.1 改进广义S变换原理第37-38页
        3.3.2 时频分析比较第38-40页
    3.4 改进HHT的基本理论第40-46页
        3.4.1 HHT原理第40-42页
        3.4.2 HHT存在问题的研究第42-43页
        3.4.3 HHT方法的改进第43-46页
    3.5 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仿真验证第46-58页
        3.5.1 电压突变的仿真分析第47-50页
        3.5.2 暂态振荡和暂态脉冲的仿真分析第50-53页
        3.5.3 谐波和间谐波的仿真分析第53-58页
    3.6 本章小结第58-61页
第四章 WEB技术框架和系统总体设计第61-75页
    4.1 WEB体系概述第61-63页
        4.1.1 WEB服务的概念第61-62页
        4.1.2 B/S模式第62页
        4.1.3 J2EE概述和框架第62-63页
    4.2 电能质量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第63-65页
    4.3 系统总体设计第65-67页
        4.3.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第65-66页
        4.3.2 系统功能概述第66页
        4.3.3 系统任务设计第66-67页
    4.4 数据库的设计与设置第67-73页
        4.4.1 数据库的选择和访问第67-70页
        4.4.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第70-72页
        4.4.3 数据库的设置第72-73页
    4.5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五章 基于WEB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实现第75-89页
    5.1 需求与配置第75-78页
        5.1.1 硬件需求第75页
        5.1.2 软件环境配置第75-78页
            5.1.2.1 环境变量配置第75-76页
            5.1.2.2 系统开发环境第76-78页
    5.2 相关技术概述第78-80页
        5.2.1 Socket通信原理第78-79页
        5.2.2 Highcharts控件第79页
        5.2.3 Ajax技术第79-80页
    5.3 系统功能的实现第80-87页
        5.3.1 系统登录模块的实现第80-81页
        5.3.2 站点管理模块的实现第81-82页
        5.3.3 数据分析模块的实现第82-85页
        5.3.4 报表管理模块的实现第85-86页
        5.3.5 实时监测模块的实现第86页
        5.3.6 用户管理模块的实现第86-87页
    5.4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9-91页
    6.1 本文的主要成果第89-90页
    6.2 展望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7页
致谢第97-9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提高用能效率的分布式电源优化及孤岛划分方法研究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