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市族际通婚特点及因素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5页 |
(一)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8-9页 |
(二) 相关文献回顾 | 第9-11页 |
1.国外关于族际通婚的相关研究 | 第9-10页 |
2.国内关于族际通婚的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三) 文章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法 | 第11-15页 |
1.调查地点典型性说明 | 第11-12页 |
2.数据来源 | 第12页 |
3.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一、 塔城市族际通婚概况 | 第15-24页 |
(一) 塔城市区位及自然条件 | 第15页 |
(二) 塔城市民族及人口 | 第15-19页 |
(三) 二十世纪塔城市族际通婚状况 | 第19-22页 |
(四) 塔城市族际通婚现状 | 第22-24页 |
二、 塔城市族际通婚特点 | 第24-32页 |
(一) 民族类型与族际通婚种类多样 | 第24-25页 |
(二) 族际通婚少数民族女性更愿意嫁汉族男性 | 第25-26页 |
(三) 年龄与族际通婚率呈负相关 | 第26-27页 |
(四) 族际通婚双方职业基本相似 | 第27-28页 |
(五) 族际通婚双方文化水平差异不大 | 第28-29页 |
1.参与族际通婚男女双方文化水平基本般配 | 第28页 |
2.“初中以下”学历者容易发生族际通婚 | 第28-29页 |
(六) 婚姻状况对族际通婚产生一定的影响 | 第29-32页 |
三、 塔城市族际通婚因素分析 | 第32-46页 |
(一) 社会因素 | 第32-38页 |
1.国家政策 | 第32-33页 |
2.居住格局 | 第33-34页 |
3.各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与社会距离 | 第34-35页 |
4.民族与宗教信仰 | 第35-37页 |
5.风俗习惯 | 第37-38页 |
(二) 个体因素 | 第38-46页 |
1.性别 | 第39页 |
2.年龄 | 第39-41页 |
3.教育背景 | 第41-42页 |
4.职业因素 | 第42-43页 |
5.学习对方语言的态度 | 第43-44页 |
6.父母是否族际通婚 | 第44-46页 |
四、 对塔城市族际通婚田野调查的思考 | 第46-53页 |
(一) 塔城市未来族际通婚发展趋势 | 第46页 |
(二) 影响城市族际通婚和谐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 | 第46-48页 |
1.城市内部经济收入分层日益明显 | 第47页 |
2.影响民族交往的心理障碍因素依然存在 | 第47-48页 |
(三) 促进城市族际通婚的建议 | 第48-53页 |
1.政府措施 | 第49-50页 |
2.民间组织应发挥的作用 | 第50-51页 |
3.各民族成员要积极增进与其他民族交往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注释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