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固体碳源吸附阿特拉津耦合好氧反硝化菌去除硝酸盐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水体中硝酸盐污染现状、来源及治理技术第11-14页
        1.1.1 水体中硝酸盐污染现状第11-12页
        1.1.2 水体中硝酸盐污染来源第12-13页
        1.1.3 硝酸盐的治理技术第13-14页
    1.2 水体中阿特拉津污染现状及降解第14-16页
        1.2.1 水体中阿特拉津污染现状第14-15页
        1.2.2 阿特拉津的降解第15-16页
    1.3 好氧反硝化菌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1.3.1 好氧反硝化菌的机理研究第16-18页
        1.3.2 好氧反硝化菌的应用研究第18页
    1.4 固体碳源反硝化研究现状第18-21页
        1.4.1 纤维素类固体碳源第19-20页
        1.4.2 BDPs 类固体碳源第20-21页
        1.4.3 利用固体碳源反硝化去除水中有机物研究现状第21页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1-23页
        1.5.1 研究意义及目的第21-22页
        1.5.2 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固体碳源选择及其好氧反硝化性能研究第23-35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3-27页
        2.2.1 菌种来源与培养基第23-24页
        2.2.2 碳源材料与实验用水第24页
        2.2.3 实验方法第24-25页
        2.2.4 分析方法第25-26页
        2.2.5 主要实验仪器与药品第26-2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7-33页
        2.3.1 固体碳源静态释碳性能及评价第27-29页
        2.3.2 碳源投加量对好氧反硝化性能影响第29-30页
        2.3.3 固体碳源用于好氧反硝化性能测定第30-32页
        2.3.4 初始 NO3--N 浓度对好氧反硝化性能影响第32页
        2.3.5 温度对固体碳源好氧反硝化性能影响第32-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好氧反硝化条件下去除阿特拉津的初步鉴定第35-44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5-37页
        3.2.1 实验材料第35页
        3.2.2 实验方法第35-36页
        3.2.3 分析方法第36-3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7-42页
        3.3.1 阿特拉津对反硝化性能影响第37-38页
        3.3.2 固体碳源好氧反硝化条件下对阿特拉津的去除第38-39页
        3.3.3 不同阿特拉津初始浓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第39-40页
        3.3.4 阿特拉津降解产物初步分析第40-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固相好氧反硝化同步去除硝酸盐和阿特拉津第44-56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44-46页
        4.2.1 实验材料第44页
        4.2.2 实验装置第44-45页
        4.2.3 实验方法第45-46页
        4.2.4 分析方法第4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6-55页
        4.3.1 曝气生物滤池的挂膜与启动第46-48页
        4.3.2 反应器稳定运行状况第48-51页
        4.3.3 水力停留时间对反应器 NO3--N、AT 去除率的影响第51-52页
        4.3.4 溶解氧对反应器 NO3--N、AT 去除率的影响第52-53页
        4.3.5 固体碳源表面结构及生物膜形态观察第53-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结论第56-57页
    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附件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链脂肪酸受体Gpr84基因在斑马鱼中的时空表达及免疫功能研究
下一篇:Notch信号通路在富集卵巢生殖干细胞的卵巢上皮组织和卵巢生殖干细胞的表达及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