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外接式钢—混凝土组合桁架节点转动刚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概述第10页
    1.2 钢-混凝土组合桁架结构及其节点研究第10-13页
        1.2.1 钢-混凝土组合桁架结构特点及其应用第10-12页
        1.2.2 钢-混凝土组合桁架节点形式第12-13页
    1.3 节点刚度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3-15页
    1.4 节点次应力研究现状第15-16页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6-19页
        1.5.1 工程背景第16-17页
        1.5.2 本文研究方法第17页
        1.5.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7-19页
2 有限元建模及试验验证第19-28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有限元建模分析第19-25页
        2.2.0 基本假定第19页
        2.2.1 节点模型尺寸第19-20页
        2.2.2 材料本构关系第20-22页
        2.2.3 单元选取第22-23页
        2.2.4 网格划分第23-24页
        2.2.5 部件相互作用定义第24页
        2.2.6 边界与加载方式第24-25页
    2.3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验证第25-27页
        2.3.1 弦杆荷载位移曲线对比第25页
        2.3.2 节点破坏模式第25-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节点转动刚度分析第28-50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转动刚度建模第28-30页
        3.2.1 转动刚度的定义与确定第28-29页
        3.2.2 荷载施加与边界条件第29-30页
    3.3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第30-35页
        3.3.1 腹杆计算结果第30-31页
        3.3.2 节点板计算结果第31-32页
        3.3.3 PBL剪力连接件计算结果第32页
        3.3.4 玄杆计算结果第32-34页
        3.3.5 内置钢筋计算结果第34-35页
        3.3.6 节点整体弯矩转角曲线第35页
    3.4 影响转动刚度因素分析第35-45页
        3.4.1 弦杆混凝土强度及配筋率第36-38页
        3.4.2 腹杆宽厚比的影响第38-40页
        3.4.3 角度的影响第40-41页
        3.4.4 腹杆高宽比的影响第41-42页
        3.4.5 节点板厚度的影响第42-44页
        3.4.6 PBL剪力键的影响第44-45页
    3.5 初始转动刚度公式第45-48页
    3.6 本章小结第48-50页
4 转动刚度对桁架结构性能的影响第50-63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考虑初始转动刚度的全桥模型第50-55页
        4.2.1 结构简图及计算模型第51-52页
        4.2.2 组合桁架桥几何尺寸第52页
        4.2.3 材料参数及荷载设定第52-54页
        4.2.4 桁架建模连接处理第54-55页
    4.3 考虑初始转动刚度的全桥模型静力分析第55-61页
        4.3.1 次内力影响分析第55页
        4.3.2 轴力影响分析第55-58页
        4.3.3 弯矩影响分析第58-59页
        4.3.4 变形影响分析第59-60页
        4.3.5 节点初始转动刚度变化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第60-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5.1 研究结论第63-64页
    5.2 研究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桥墩钢骨混凝土塑性铰抗震延性性能分析
下一篇:考虑颤振及静力刚度约束的悬索桥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