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课题研究意义和背景 | 第11-14页 |
1.1.1 大跨空间管桁架拱结构监测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大跨空间管桁架拱结构监测研究必要性 | 第11-14页 |
1.2 空间管桁架拱结构监测的国内外研究和现状 | 第14-17页 |
1.2.1 结构健康监测介绍 | 第14-15页 |
1.2.2 结构健康监测的发展过程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空间管桁架拱结构健康监测设计及分析 | 第18-32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工程概况 | 第18-21页 |
2.2.1 空间结构特征 | 第20-21页 |
2.3 管桁架拱结构的安全性控制 | 第21-22页 |
2.3.1 空间结构安全稳定性模型 | 第21-22页 |
2.4 健康监测理论体系 | 第22-29页 |
2.4.1 智能仪器与材料 | 第23-27页 |
2.4.2 先进传感器 | 第27-28页 |
2.4.3 层次分析法 | 第28-29页 |
2.5 空间结构传感器布置方法 | 第29页 |
2.6 空间结构线型监测的内容与方法 | 第29-30页 |
2.7 健康监测系统组成及子系统关系 | 第30页 |
2.8 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有限元模型建立与修正 | 第32-45页 |
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2-36页 |
3.1.1 ANSYS有限元软件 | 第32页 |
3.1.2 ANSYS参数化编程 | 第32-33页 |
3.1.3 空间管桁架拱结构的建立 | 第33-36页 |
3.2 有限元模型的修正 | 第36-44页 |
3.2.1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36-39页 |
3.2.2 模型倾斜度检测修正 | 第39-43页 |
3.2.3 实测模型的建立 | 第43-44页 |
3.3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基于监测数据的拉索安全评估 | 第45-57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拉索索力的影响因素 | 第45-46页 |
4.3 拉索索力的检测监测方法和理论 | 第46-51页 |
4.3.1 拉索索力测试方法 | 第46-47页 |
4.3.2 拉索索力测试理论 | 第47-51页 |
4.4 风荷载对索力的影响 | 第51页 |
4.5 空间线型对索力的影响 | 第51-52页 |
4.6 拉索索力监测 | 第52-53页 |
4.7 拉索索力模拟 | 第53-55页 |
4.8 总结与安全评估 | 第55-57页 |
第五章 管桁架拱结构的自振特性与安全评估 | 第57-72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模态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57-60页 |
5.2.1 无阻尼多自由度体系的频率方程 | 第57-58页 |
5.2.2 无阻尼体系动力反应的振型叠加法 | 第58-59页 |
5.2.3 静力修正法 | 第59-60页 |
5.3 结构动力特性的测定 | 第60-67页 |
5.3.1 测试方法 | 第60-61页 |
5.3.2 测点布置 | 第61-62页 |
5.3.3 测试仪器及其配套框图 | 第62页 |
5.3.4 测试结果和分析 | 第62-67页 |
5.4 空间线型对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 | 第67-71页 |
5.5 总结与安全评估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结论 | 第72页 |
6.2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历 | 第78页 |